天黑黑好 作品

第20章 李香君與楊子正更配?

    幸好,大家也比較好學,跟著楊子正學了許久的簡譜識譜與創作方法,也學會了橫版的書寫方法,更是學會了阿拉伯數字的不同應用。

    其實阿拉伯數字早就在中國有應用了,13世紀就已傳入中國,由於中國古代的‘算籌’方法已經成為了人民的習慣,所以就沒有推廣開來。

    至於橫版書寫方式,楊子正解釋是因為,橫向連續數字表達時豎版不容易串連與對齊,所以橫版更能直觀的體現樂譜與文字的對應。

    為了驗證楊子正的方法,大家用這簡譜的方式去舉一反三的把許多舊的曲子都重新譜了一遍簡譜,這才明白了簡譜的用法。

    “子正,你是怎麼想到創造一種這樣的記譜方式的呢?”方以智現在對楊子正所有的學問都非常的感興趣。

    楊子正笑笑,其實這簡譜現在他拿出來還真敢說是他發明創造的,因為盧梭將數字簡譜再加改進,大力倡導,並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的時候是在18世紀了。

    現在西方也有用數字記譜的方法,但還沒完善起來。

    “吾曾去過西域,亦曾到過安南,甚至坐船去過呂宋,瞭解過紅毛夷與大食人的唱曲方法,所以借鑑了他們的優秀的地方,再加以修改就成了現在這樣了。”

    楊子正拿出簡譜是因為瞧不起中國傳統的五聲調,非得要搞個七聲調。其實中國的五聲調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七聲調的音域更廣,音色更多,其實中國早就有了七聲調,只是不常用而已。

    五聲調是宮商角徵羽,而七聲調就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加上清角、變宮、變徵和閏。

    這種東西對於現場的男男女女來說都不難,不說都是大明精通音律大師吧,也是對音律十分精通的了。

    對於音律這東西,那有的談的就多了,於是大家從古時陶壎、骨笛到樂府音律再到元曲的變化,那個個都是飽讀之士,在這一方面楊子正還真說不過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

    第一部採集民歌的經書就是《詩經》,什麼大雅、小雅、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