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隱 作品

第32章 第 32 章

    六月, 大梁在與西戎決定性的一戰中大獲全勝,這幾乎昭示著朝廷已經完成了西擴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昭示著皇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梁將進入與民休養的階段。

    就在這西北戰事大捷、舉國歡慶的時候,深宮裡的聖上在毫無徵兆下突然就下了一道旨意, 而這道旨意就如一滴水滾入了熱油裡, 幾乎瞬間炸翻了朝野上下的文臣。

    一連五日, 朝中眾文臣聚集在大梁門前請命, 跪請聖上收回成命。

    勤政殿,聖上凝目掃過那厚厚一摞群臣的請命書, 問道:“今日在大梁門前哭殿的文臣有多少?”

    徐世衡回道:“有大半數了。”

    “領頭人是誰?”

    “禮部侍郎馬賀, 攜翰林院一眾編修。”

    聖上頷首,隨手翻過那馬賀單獨上奏的請命書, 一目十行掃過。

    “馬賀素會做文章, 這通篇下來典謨訓誥引經據典, 深文大義振聾發聵, 恨不得讓人反躬自問,那亡國之禍可要逼近眼前。” 他移開目光, 淡聲,“可惜了, 文章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大言欺人。”

    徐世衡無聲俛首。

    聖上看他一眼, 道:“說來你當日的建議不錯,沒了文臣推崇的美姿儀, 那文雲庭老實多了,如此倒也免叫朕為難。否則今個這種場面, 他們少不得要推他出來打頭陣。”

    正在此時, 殿外有宮人通傳, 內閣首輔高儒源求見。

    聖上看向殿外,著人宣他覲見。

    高儒源趕緊整整官帽,面上難掩憔悴的進殿。

    “聖上,臣已轉述了聖上的旨意,可那些大臣們還是不退。馬侍郎等朝臣說,自古有‘武死戰,文死諫’一說,不能請聖上收回旨意,他們寧死不退。”

    “好一個文死諫,他們說的好啊。”聖上嘆道,“這是非要給朕按上個昏庸無道的君王名聲。以死來給朕諍諫,敢情在他們眼裡,朕可比擬那夏桀商紂了。”

    “聖上明鑑,馬侍郎他們只是一時激憤,斷不敢有此意。接連五日,已經有老大臣堅持不住暈厥,輿情憤然,實不利江山社稷穩固。臣伏乞聖上能稍加安撫,暫平輿情,免教事態擴大。”

    高儒源苦著臉懇求著,滿心疲憊。

    自打文元輔下臺,而他被推上這個位置後,這六年來,他簡直可以說是在這個位置上丟了一半的命了。身為元輔,他有責調濟聖上與百官間的關係,維護大梁朝的秩序運轉。可這些年來,聖上與那文臣間的關係就沒怎麼升溫過,時不時兩方便會因政見上會有些大小衝突,這就需要他不斷的居中調停。

    以往倒也勉強能應付,可這次不一樣了,聖上冷不丁給他來了個大的。這簡直是想要將他另外半條命給送走啊。

    聖上要駁正貴妃案的舉措,是讓他距那年貴妃案後,再一次的感到風雨飄搖。這一次的調停可是難於上青天,但凡一方不滿意,他就兩頭不是人,若是兩方鬧崩了,那得了他高儒源便是千古罪人。

    “安撫?朕還不夠安撫他們?可用朕下個罪己詔來祭告祖宗,昭告天下?”

    聽著御座上那人不冷不熱的話,高儒源都要苦笑了,“倒不用聖上如此,臣自大梁門剛過來時,聽說了文淵閣剛傳出一篇《告貴妃書》。”

    大殿裡靜了數息,傳來帝王深沉的笑聲。

    “好的很,接下來應就是《討貴妃檄》,或許,還有篇《討昏君檄》在等朕。高元輔你這就去傳話,問問他們,是不是元平九年的十二君子不夠彰顯名聲,需要額外添上元平十六年的二十四君子。”

    “聖上息怒。”

    高儒源大驚,真惹急了這位手腕強硬的聖上,只怕其真能做出血染大梁門的事。

    “去問。再傳一問,駁正舊案是打他們文臣的臉,不駁正卻是打朕的臉,難道他們文臣的臉面是臉面,朕的就不是?還是說,所謂的維護大梁皇室的規矩體面,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傳訊此兩問,令他們即刻答覆問題。”聖上沉目掃了眼殿外,“另外,傳禮部侍郎馬賀來勤政殿前跪著。”

    事態嚴重,高儒源幾乎是一出了大殿,就趕忙小跑著去坐上轎,急令人抬轎奔去大梁門。

    這一路上他擔憂又疲憊,同時又暗暗在心裡將那馬閣老罵個半死。當年文元輔下臺後,任誰都知這檔口內閣元輔位置就是燙手山芋,不好乾。馬閣老不想接這燙手山芋,於是就利用自個的威望反將他給拱上了位。

    這六年,當真害苦了他。

    到了大梁門,儘管高儒源將聖上的話修飾再修飾,可群情還是很激憤。

    最激動的莫過於修撰本朝歷史的編修們,聖上一意孤行堅持要重修史實的舉動,在他們看來,這是對他們極大的不信任與侮辱,簡直比殺了他們都難受。

    “煩請高元輔轉告聖上,吾等身為史官修撰本朝史實,記載在冊的每一個字都考證紀實,絕無半分私心!若聖上非要扭曲史實,一意孤行,那吾等也不懼做那二十四君子,以死來正乾坤,捍衛史官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