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 作品

第一二三章 祧廟

    王宵買著冰糖葫蘆、棉花糖、煎餅果子等各種零食,十八娘和十九娘吃的嘴沒停過,甚至因她們靈秀可愛,嘴又甜,有些攤販索性不收錢了。

    其實市民階層除了明朝中後期,在華夏曆史上,還有過一個巔峰,那就是北宋,一副清明上河圖,道盡了汴梁的繁華,可惜徽欽二帝實在是昏庸軟弱,生生葬送了錦繡河山。

    王宵暗暗搖了搖頭。

    很多人說明朝中後期不算資本主義萌芽,那他倒要問一句,這都不算,什麼才算?

    是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血汗工廠?

    事實上在當時,僕役婢子收入並不低,賈府的大丫鬟,包吃包住,一個月一兩銀子,逢年過節還有額外打賞,活也不重,無非縫縫補補,灑掃收拾,幹個幾年,被打發出去,能攢下幾十兩銀子,過尋常人家日子毫無壓力。

    而且也不是完全沒有人身保障。

    就如司棋,做了那麼大的醜事,也只是被攆走,她的死,並不直接與賈府有關,更多的還是來自於潘又安的軟弱吝嗇與母親的刻薄勢利。

    再如鮑二家的與賈璉偷情被鳳姐逮到,自己上吊死了,鮑二家要告鳳姐,賈璉息事寧人,花了五百兩銀子。

    這種事如擱在現代,也扯不上刑事犯罪,賠些錢就結案了。

    又如晴雯被攆走,她自己沒一點問題?

    金釧與寶玉趁王夫人睡著調情,被王夫人發現攆走,也是自己想不開,跳井死的。

    你去別人家裡打工,遵守別人家的規矩不是應該的嗎?

    說句現實話,現代很多人過的還不如賈府的僕役丫鬟呢,所以王宵前世讀紅樓夢的時候,感覺不到什麼壓迫啊。

    王宵領著兩個小狐狸,一路走,一路吃,一路逛,還買了不少小玩意兒,直到天快黑了,才打道回府,路過牙行時,又續了一年的租期。

    次日,王宵便往翰林院報道。

    翰林院學士衛淵是翰林院主官,見著王宵,皮笑肉不笑道:“按理說,新來的翰林,總也要適應一陣子,才會分派差使,奈何院裡人手有限,尤其是興安皇帝的祔廟祧廟之爭,尚無定論,只得麻煩王大人接手啦!”

    王宵面色微凝。

    先帝的上位與嘉靖類似,都是前代皇帝絕了嗣,從小宗過繼,同樣存在給生父祔廟的問題。

    嘉靖時期,文官勢力已經很大了,搞的嘉靖焦頭爛額。

    而先帝在位時,勳貴勢力還很強大,與文官旗鼓相當,這更加麻煩,勳貴與歷代皇帝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導至先帝至死,都沒能使生父的神主牌祔廟。

    因皇家宗廟只有九廟之數,還要往上追封三代,太祖則萬世不移,實際上從第七代皇帝開始,就不得不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要將某一位皇帝從宗廟祧去。

    這也是嘉靖朝大禮議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