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 作品

第37章 院試開始

    張文靈的眸中,現出不甘之色。

    ……

    府試與縣試一樣,考前三天,去府學填表報名,換取入場憑條,因童生試有過廩保,府試沒必要多此一舉,王宵三人在最後一天,憑著童生書憑,領取了放場憑條。

    府試取三十名額,院試三取一,只有十人能中秀才,但另外二十人可參加拾遺考,起拾遺補缺之意,考中者,沒有生員名份,有資格參加鄉試,中了可為舉人。

    “哎~~”

    朱律嘆了口氣道:“看來我只能搏一搏拾遺考嘍!”

    孟憲現出了深有同感之色。

    王宵卻是道:“二位兄長切不可妄自菲薄,世人以為中舉比中秀才難,其實不然,以我之見,小三關的難度大於大三關。

    從舉人到貢士,再到進士,皆有套路,只要基本功紮實,把握朝廷的施政方略,八股文章爐火純青,可一氣通關。

    很多學子止步於舉人,並不是文章不夠火候老練,而是主旨不合上意,小三關則不同,既有對基本功的考較,又有對義理的推敲,數百人取一人,這才是真正的門檻,故而既便是拾遺考,也不可輕視,只要有參加鄉試的資格,未來前程不可限量。”

    這倒不是王宵的安慰之辭,而是前世從明清科舉中總結出的經驗。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雙一流,對於大部分的考生可望不可及,可一旦考上了,校內考研的難度會遠遠低於高考。

    科舉也是如此,豎起一道高高的門檻,把大量不合適的學子涮掉,留下小部分精英優中選優,可以有效的降低篩選成本。

    孟憲眼前一亮道:“想不到靜之兄竟有這般精僻見解,哈哈,我又有信心了!”

    “走罷,我們回去準備下,明日就要開考了。”

    王宵微微一笑。

    ……

    次日!

    四月初四,府試!

    天不亮,府學大門外已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立著一排排軍卒,蘇州府下轄七縣一州,近三千童生按縣域分隔在府學前的廣場上,揹著被褥行李,等待大門開啟。

    府試分三場,上下午,及次日上午各一場,分別考經義、史論與策論,並有試貼詩一首,需要在考場中過夜,食物清水由府學提供,不許私帶。

    這是防止自己帶的食物變質吃出毛病,影響了發揮,也算是一項人性化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