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 作品

第28章 賒生絲

    同時,也對王宵真正有了些好感,有本事的人,還要會做人才行。

    有餘員外帶頭,各債主紛紛承諾,賒給王家一千斤生絲,以兩年為期,三天之內送來。

    大週一匹絲綢長十五丈,門幅四尺,通常耗用生絲七斤半,王家有十二個債主,今天全來了,承諾賒給王家一萬兩千斤生絲,可以織一千六百匹絲綢,價值一萬六千兩銀子。

    而生絲的價格時常波動,蠶種不同,品質不同,價格也不同,取中間價五錢銀子一斤(注1),一匹絲綢的物料成本,扣除損耗,大約在四兩銀子,再加上工人工資、織機維修,廠房折舊與稅賦,淨賺在三兩半左右。

    等於這一筆,就讓王家賺了五千六百兩。

    債主們告辭之後,家裡洋溢起了歡快的氣氛。

    雖然相對於揹負的舊債,五千六百兩遠不足一成,卻是個良好的開端,週轉的越快,生的錢就越多。

    王宵不禁琢磨起了珍妮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織的是棉、麻、羊毛等短纖維,而生絲是長纖維,不過可以改造的,不是多大的問題。

    這倒是讓王宵又把注意力打在了棉布上面,相對於絲綢,棉布的貼身性更合適,當時松江棉布名滿天下,因壟斷了棉布織造技術,價格是絲綢的十倍,達百兩銀子一匹(注2)。

    不過此事不能操之過急,在松江以織布為生的有好幾十家,抱團壟料市場,如果自己冒冒然去挑戰松江棉布集團,肯定會死的很慘。

    必須要有一定的功名位業,充分的實力保障,再廣結同盟,才能打垮松江棉布集團,為大周朝提供更多物廉價美的棉布。

    這時,小青與十四娘從後堂步出,哼道:“靜之,想不到你還因禍得福呢,害你的那人若是知道了,怕是要氣瘋啦!”

    十四孃的美眸中也帶著盈盈笑意,還有些許隱藏很深的擔心。

    當著母親的面,王宵可不敢造次,點頭道:“做的越多,露的馬腳就越多,我倒要看看,會是誰在背後害我,我現在去一趟工坊,把這消息宣佈下去,讓工人們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