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

    “還不止,你看到他們用的試劑耗材了嗎?伯樂、愛博才思、貝克曼、賽默飛世爾等世界500強生物企業的產品都沒少見,太壕了!”

    價值不菲的高端實驗器材,讓參觀團不由自主駐步。

    宋傳任也笑道:“陳教授,你們這實驗條件,我也是眼饞的很啊。”

    “哈哈哈,你如果真眼饞,歡迎加入我們實驗室。”陳建章毫不客氣地舉起挖牆腳的鋤頭。

    有那麼幾秒,宋傳任真的心動了。

    所謂的頂級實驗室,往往都是奢華級實驗室,最好的儀器,最好的耗材,才能做業內最好的實驗。

    越是對科研追求高的研究員,對實驗條件越是在意。

    不是說不好的器材就做不出成果,但越好的儀器和越好的耗材,自然意味著更準確的結果和更小的誤差,許多在普通實驗室難度不菲的實驗,在高級實驗室裡就如搭積木一般。

    嘉穀實驗室很好地貫徹了這一點——嘉穀實驗室是嘉穀體系中唯一一個只追求最好,不考慮“國貨優先”的單位。

    而這樣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陳建章去其他研究所挖人,見面都不說話,先遞幾張實驗室的照片過去,再說什麼都好談了。

    當然,現在除非是大牛,否則很少勞動陳建章親自去挖牆腳了。

    時至今日,嘉穀實驗室的普通研究人員,在國內也是難得的學術精英了。近幾年直接招收剛畢業的學生,其履歷和大學成績能閃瞎一房間的氪金狗眼,全國競賽的高分成績、全國獎學金或者高影響因子的論文都只是開胃菜……

    無論媒體如何貶低中國的大學教育,哪怕有90%的學生在大學是不學習的,仍有10%的學生是認真學習的。任何一名學生想要拔得頭籌,仍然少不了殘酷的競爭。本科之上,基本都是面對拔尖的10%甚至5%的學生的。

    對現在的嘉穀實驗室來說,能在畢業之初就加入的學生,各方面的條件都必須是拔尖的,基本上,大部分學校的畢業生的履歷都必須是最漂亮的10%才有面試的機會,缺少名師和優良教學設備的學校學生,基本已經很難進入嘉穀實驗室的門了。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嘉穀實驗室成果斐然,地位日益升高,以後加入嘉穀實驗室的難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但是,相比國內的研究所,嘉穀實驗室的經費投入也要大得多。當其他研究機構還在以工資福利吸引新人時,嘉穀實驗室已經開始憑藉奢華的、燒錢似的實驗條件吸引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