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才是好鄰居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國內普通農戶用秸稈養牛一年,一頭奶牛產奶只有3到5噸,而目前國內最好的規模化養殖場——嘉穀牧場,使用苜蓿草等優質粗飼料後,一頭奶牛的年產奶量超過12噸,這就是苜蓿草的價值所在。

    尤其是有“牧草之王”美譽的紫花苜蓿,對奶牛來說,其營養價值堪比雞蛋。

    一路看來,儘管國內的嘉穀牧場已經是現代化運營了,但美國“嘉牧農場”的先進性無疑更勝一籌。

    “我們在種植前,首先會委託農業諮詢公司從農場各個不同區域的土壤中提取樣品,對其中15種成分進行分析,確定每個區域土壤內所含氮和磷酸鈣的濃度,以決定需要施用多少肥料和何種肥料。”桑德介紹道。

    而在國內,人們習慣於在種植區大面積使用一樣的肥料,嘉穀也才剛開始摸索推廣這種“因地施肥”的發展模式。

    這些數據被輸入噴灑拖拉機的計算機內,並與全球定位系統聯接。

    桑德拍著一臺裝有可變速率施肥器的拖拉機的大輪胎,自豪地說道:“工作時,這個大傢伙內的控制器將決定哪塊土地應該施用何種肥料,並通過高、中、低三種速率來控制噴灑速度和劑量。車上的全球定位系統將會通過熒屏告訴駕駛員其所在位置,一天可噴肥五百多英畝。”

    在嘉牧農場,人人都是多面手,真正忙起來的時候,桑德說他也要親自駕駛機器幫忙。

    “別看我們的牧場有十萬英畝,但靠著人造衛星的幫助,從高空拍攝的紅外線照片可以探測出每塊種植區土壤的溼度和溫度,監視不同區域牧草的生長情況,同時及時發現蟲害跡象。”

    這個就莫得法子了,國內的衛星農業剛起步,怎麼也比不上技術應用成熟的美國。

    最關鍵是美國用於農業的科技費用也不高。如人造衛星圖像的成本很低,每英畝僅為2美元——高科技使得美國農場主用低成本換取了高效益。

    苜蓿長成收割後,鮮草會運往加工廠烘乾,然後在專用機械設備的捆紮下,讓其變成一個個巨大的“壓縮餅乾”。

    運回國內的牧草,就是這種“壓縮餅乾”。

    ……

    最後幾人來到農場的溼地區。

    因為格林河環繞農場,加之農場有兩千多英畝溼地,裡面棲息著大量鳥類,以及麋鹿、瞪羚、野兔、狐狸、加拿大野鵝和野雞等野生動物。

    尤其是野生瞪羚,藍天白雲下,它們成群結隊地在苜蓿地裡悠然漫步,這裡成了它們怡然自樂的天堂。

    齊政就樂了:“這裡很不錯,可以依託這些自然資源開闢一個旅遊區,作為福利,集團員工可以到這個遠離塵世的桃花源裡休閒度假。”

    丁顯大為贊同,自家的度假區,環境優美且安全,作為福利是再好不過了。

    說起福利,齊政扭頭鼓勵桑德說道:“中國有多少苜蓿草,決定養多少牛,繼而決定我們是否能喝得起牛奶,喝得上好牛奶。而到美國大規模種植苜蓿草返銷中國,就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