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

    整個園區佔地五千畝,配套建設牧草種植區十萬畝和飼料玉米種植區八萬畝,飼養良種奶牛四萬頭,日產鮮奶七百噸,為全國第一;擁有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荷斯坦奶牛良種群。

    齊政和楊業步入園區,只見上千頭黑白花奶牛正在一個巨大的牛棚下休息,每隔幾米就有一臺風扇在吹風。雖然天氣悶熱,牛棚內卻十分涼爽。

    嘉穀牧場地處南方海邊,夏季炎熱潮溼。而牧場的牛媽媽們從血統上就具有耐寒不耐熱的特點,天氣太熱的時候她們的心情、身體狀態和產奶量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在牛舍裡安裝了強通風空調系統,在炎熱的夏季,通過負壓風機抽風、水揮發吸熱進行降溫。夏天最熱的時候,室內外溫度可差十度左右,並且牛舍內各個地方都有溫度監控點,各處溫度在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牛媽媽們相當於居住在一個安裝了空調,而且有人實時監控調節房間溫度的“獨棟別墅”裡。

    “牛舍的屋頂是可滑動的,天氣晴好時開啟,提高光照和舒適度;下雨天關閉,可以保證乾爽及雨汙分流。”楊業介紹道。雖然牧場已經劃歸嘉穀農牧公司管理,但這畢竟是楊業一手一腳建立起來的,自然熟悉無比。

    在擠奶區,上百頭奶牛正排著隊等待擠奶。園區負責人告訴齊政兩人,園區內最大的擠奶設備可為120頭奶牛同時擠奶,這樣的擠奶機有兩臺——這也是國內最先進的擠奶臺。

    牛奶擠出後通過管道進入旁邊的生產車間,2個小時內便能生產出成品,這些產品全部使用單純的牛奶加工而成,沒有任何添加,創造了我國第一個從**到嘴頭沒有任何環節,不超過兩小時的記錄。

    “我們嘉穀乳業的牛奶指標標準,均優於歐盟的標準,這就是秘訣之一。”楊業對此自豪道。

    對於乳企來說,奶源就是生命線。

    牛以料為天。沒有安全的飼料,就很難保證牛奶的質量。

    嘉穀牧場的苜蓿乾草基本自己配套生產,玉米等精飼料也大部分由牧場自產,補充飼料也由嘉穀挑選出的長期合作戶採購供應……從產業鏈的源頭上保證飼料品質,從而保證牛群健康,提高牛奶質量。

    有好種才有好牛,有好牛才有好奶。嘉穀牧場的奶牛進口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奶牛的平均年產奶量超過10噸,遠超國內5.5噸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