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 下

    齊政聳聳肩:“但是估計同量級的企業根本不會看得上安市這樣的三線城市。”

    王昱業說道:“所以他們對嘉穀的寄予厚望。畢竟,要碰上一家大企業總部搬遷並且將其納入駐地考察範圍的,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齊政道:“其實,總部如果設在安市還是不錯的,安市的地理區位優越,底子也在,相信治理後的自然環境優美,遠離大都市的喧囂,比較清靜,人文環境也不錯。地方政府也能根據自身定位和產業規劃,通過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引資設廠,幫助我們完善供應鏈。”

    另外,從員工管理的角度看,在安市做企業也有很多好處。

    首先是心靜,沒有那麼多聲色犬馬讓大家分心;其次是意平,不容易被誰誰誰發財了跳槽了之類的消息所幹擾;然後是知足,這麼小的地方,上檔次的僱主幾乎僅此一家,人家對你還不錯,就不要胡思亂想了吧。

    嘉穀畢竟不同於it類高科技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高得恐怖,安市優越的區位優勢足以留住嘉穀需要的人才了,再加上地價便宜,空氣新鮮,環境優美,這些都是一線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

    裡裡外外算起來,不知道省下多少錢,創造多少價值!

    當然,小城市的公司要想做起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一般的基礎設施如電力、交通、通信等硬件要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種公共服務要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教育、醫療三大塊。

    畢竟,環境好不能當飯吃,對大多數人來講,接受小地方的一個前提條件是既能賺到錢,也能比較舒服地生活。

    拜之前的“工業立市”所賜,給安市留下了不錯的底子,基礎設施相當完善;教育醫療等服務因為地處長三角腹地,接受一線大城市的資源外溢,也稱得上是良好。

    各方綜合下來,最終嘉穀管理層得出共識——安市列入重點考察範圍,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一切看安市能給出多少優惠政策和扶持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