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133章 節水!節水! 3/3

    因此讓先進技術成為西北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重要手段,也算是授之以漁了。

    事實上,嘉穀肯投入巨資建設雨水集蓄利用系統和噴灌系統,大家加入合作社的意願就很強烈了。

    道理很簡單,雖然種植大麥相對耗水較少,但總歸是看天吃飯,碰上乾旱氣候也會大大減產。

    而有了節水灌溉工程,抵禦乾旱風險的能力不言而喻。

    哪怕嘉穀倒閉了,至少節水灌溉工程還在,合作社終究不會虧本,不是嗎?

    ……

    相比起農民們樸素而有點狡詐的思想,嘉穀更關心技術本身。

    在大西北,生活,不是向沙漠索取什麼,而是在沙漠裡,建設屬於自己的家園。

    而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是在沙漠裡建設家園的最好手段。

    以前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罷了。

    世人皆知以色列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強國”的奇蹟,就是憑藉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

    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後不僅有雄厚的國際資本支撐,還有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的研究作為依仗的。

    嘉穀在資本上,勉強敢說有一定實力,但在真正的技術上,還差得遠呢。

    就拿最基本的節水灌溉來說。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灌溉效果,需要兩點,採取最有效的節水措施和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嘉穀採用的噴灌,算得上是有效的節水措施了。

    但是應該灌多少水呢?

    要達到真正的節水效果,僅憑灌溉設備的發展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需要多少就灌多少,什麼時候缺水了再灌,不多灌也不少灌,這樣才能達到最低限度的用水量。

    這才是節水灌溉的關鍵所在。

    而這一點一直被大眾所忽視。

    所以嘉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組織人研究農作物的需水規律,根據作物的需水規律,確定作物的灌溉決策,即灌多少、灌多深、什麼時候灌?

    這一點,即使是逆天的靈陣也是無法解決的。

    是時候講究真正的科學了,齊政有時無奈地調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