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風追雪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論千古昏君,給小舅子封個侯爵?【求月票】

    “畢竟,帝王手握社稷神器,治下有萬千百姓,這個擔子非常重,不能有絲毫放鬆。”

    “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陛下以昏君為題,就是想要以史為誡,讓自己始終保持警惕心啊!”

    說完這一席話後。

    宋公文忍不住開始感嘆了,覺得陛下真的太清醒了。

    須知,這段時間以來,變法取得階段性成功,而朝廷對高陽國之戰,又取得重大勝利。

    換做一般的帝王,面對這兩項功績,肯定會滿足,生起驕傲之心。

    可陛下呢?

    對此完全不在意。

    更是在殿試科舉時,定下這樣一個考題來提醒自己。

    果然是自己眼中的千古明君啊!

    而對面的禮部尚書王倫,也因為他的一席話,陷入了沉思。

    因為越想,就越覺得宋公文說的很對。

    的確,若不是陛下想要以史為誡。

    為什麼要提出這樣一個考題呢?

    因此此刻,他臉上的表情,也從之前的疑惑,變成了瞭然,繼而道:“多謝宋大人解惑,不然的話,我怕是苦思冥想,都料不到這一層了啊!”

    說真的,現在的王倫,心中對於自己那位陛下開始產生就敬仰之心。

    歷來帝王的確有虛心納諫的,但真正像陛下這樣。

    直接擺在檯面上來說的,幾乎是沒有。

    因為帝王有帝王的尊嚴。

    容不得他人多說。

    可自己這位陛下,卻似乎並不這麼想。

    論千古昏君,就是想要從那些舉子的文章當中,來提醒自己啊。

    而且這樣做,還能為朝廷選取一些直言不諱的人才,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之前,王倫因為自己那位陛下,時常駁斥臣子,很是完全不理會御史臺的摺子,覺得陛下是一個獨斷專行、不聽他人意見的帝王。

    只是現在看,似乎並不是如此。

    果然,是自己輕視了陛下啊。

    所以此時此刻,他看著宋公文,心中帶著些許感激。

    同時也覺得,此次科舉殿試的題目,雖說看起來不怎麼樣,但仔細想想,確實最適合不過了。

    正如陛下所言,新人新氣象,而現在又是天啟朝的第一次科舉,自是要不一樣。

    “王大人客氣了。”

    宋公文罷了罷手,繼而道:“你我在朝廷中,雖然政見不同,但也同為陛下臣子,這種事情,就不要謝了。”

    眼前的禮部尚書王倫,他這段時間也觀察過。

    當世大儒之一,也恪守禮節。

    除了守舊外,其他的也沒什麼太大的缺點。

    所以在這時候,宋公文當然不會隱瞞心中所想。

    尤其是關於陛下的。

    因為他謹記。

    自己是陛下提拔上來的,任何時候都要為陛下考慮。

    尤其是在其他臣子不理解之時,自己必須向前為陛下說話。

    正如當初在雪夜裡,等待老師一樣。

    “好。”

    王倫聞言之後,當即也沒有多說什麼,隨後邀請宋公文一同前往內閣。

    現在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將殿試科舉的題目給定下來。

    畢竟距離殿試開始,也沒多久了。

    而在考題呈現在內閣成員眼中的時候。

    幾乎所有人都震驚了,不明白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

    就連張正明在看到這個題目後,也臉上滿是狐疑,問王倫有沒有聽錯陛下的意思。

    宋公文見此,也將之前的說法,又重新說了一遍。

    其他內閣大學士們聽到這個解釋後。

    有人相信。

    但也有人覺得有問題,想要提出意見。

    不過,最後張正明拍板,通過這一次的考題後,其他人就沒多說什麼了。

    畢竟王倫、宋公文、加上首輔,已經是三個人同意,即便心裡認為有問題,但感覺說出來也沒用。

    至於張正明為什麼同意,自然是相信了宋公文的說詞。

    覺得陛下之所以要定下這個考題。

    為的,就是警醒自己。

    就這樣。

    此次殿試的考題通過內閣的審查後,就直接確定了起來。

    而他們之後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試的開啟,將考題書寫好之後發放下去。

    當然,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要做到完全保密。

    若是有人洩露,那就是滅頂之災。

    在場的都是朝廷重臣。

    當然明白關係重大。

    所以在離開內閣辦公地點之後,就沒有討論此事。

    尤其是回到府邸後,就緊閉大門,謝絕任何人的拜訪。

    畢竟,現在科舉殿試即將舉行,其中定有許多舉子們東奔西走,更有官員們想從中做點什麼。

    作為唯一知道考題的朝廷重臣,他們最好是不要與任何人聯繫。

    如此,時間不斷流逝。

    這一日。

    也就是科舉殿試的前一日。

    坤壽宮中。

    魏雲弈嘗著皇后做的飯菜,時不時發出讚歎之聲。

    此前,因為皇后那一日突然暈倒,加上有孕,需要好好調養。

    所以他幾乎不讓對方下廚。

    就連前往坤壽宮的次數,也少了很多。

    畢竟這關乎著自己的孩子,無論如何,都要讓對方休息好才行。

    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沒有吃到皇后親自所做的飯菜了。

    好在,經過細心調養後。

    皇后宋幼薇的身體恢復了過來,也沒有之前那般虛弱,即便有孕在身,但也並不礙事了。

    也正因此,魏雲弈才同意了對方繼續親自下廚,加上自己也確實饞了。

    沒辦法,對比皇后,那些御廚的手藝差的還是太遠。

    當然,為了對方身體著想。

    他命令御醫隨時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而今日,皇后也弄了一頓豐盛的午膳,也算是讓魏雲弈解了許久的饞。

    最終,酒足飯飽之後,他靜靜的躺在椅子上,面色愜意。

    沒辦法,最近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又是煉丹,又是科舉。

    還又是士族鬧事。

    幾乎是一個接一個。

    雖說除了第一件事情意外,其他的都與魏雲弈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不是還有瑛貴妃不是?

    可即便如此,魏雲弈還是覺得有些辛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許休息的時間,自然不能浪費。

    “去,給陛下準備一杯參茶。”宋幼薇面帶笑意,然後轉頭,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陛下,臣妾看時間,鴻志不久之後,也該回來了吧?”

    自從宋鴻志離開京師,前往遼鎮之後。

    作為姐姐的皇后,就一直很擔心。

    即便知道,陛下留有後手,弟弟很難遇上什麼危險。

    但對方畢竟不在身邊,且弟弟才十七歲,擔心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在之後得知弟弟獲勝,並且滅掉高陽國之後。

    宋幼薇是震驚的,也是不敢相信的。

    知道最後確認,整個人都完全愣住了。

    她不明白,自己那個整日高談闊論的弟弟,居然真的可以打勝仗,還能滅掉一個國家。

    雖然不知道到底是隻能被麼回事。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

    自己弟弟以前,似乎並沒有說大話。

    滅國之功啊,即便對付的只是一個高陽國,但也足以自傲了。

    也正是因為得到這個消息,宋幼薇心中的石頭才落了地,身體也越來越好。

    如今她算了算時間,想著距離弟弟班師回朝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

    而旁邊,魏雲弈聽到此話後,當即也想起了小舅子。

    就是對方,讓自己上個月氣運增長了一萬!

    所以他對於那個小舅子。

    心裡是有些怨恨的。

    看起來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沒想到這第一次上戰場...

    算了算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多想也沒什麼用。

    當即,他看向皇后,面帶笑意道:“是,月底之前就應該回來了,他如今班師回朝,手上有高陽國王室數百餘人,所以行程有些慢。”

    之前,小舅子帶著手下的副將,直奔遼鎮。

    因為不需要有任何顧忌,也不需要帶太多的乾糧,速度自然快。

    可現在,他押送高陽國王室,手下有數千人,當然不可能和去一般那樣快。

    “那我就放心了。”

    宋幼薇聞言,當即鬆了口氣。

    雖然弟弟打了大勝仗,但那畢竟是戰爭啊。

    誰知道對方有沒有受傷,作為唯一的姐姐,她自然非常關心。

    事實上,宋鴻志也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宋幼薇疼愛和維護,二人之間才有這麼好的關係。

    魏雲弈自然也明白對方是在關係弟弟,當即一笑,然後道:“小國舅此戰,打出了我大魏的威嚴,震懾了周邊諸國,何其壯哉,皇后,你覺得朕要給小國舅什麼樣的賞賜呢?”

    其實,這也是他最近一段時間很頭疼的一點。

    滅國之功啊。

    加上是本朝對外戰爭的第一場勝利,怎麼賞賜都不過分。

    可問題就在於,此次過後,是繼續讓對方帶兵呢,還是留在京師呢?

    繼續帶兵?

    那是不可能的。

    萬一再打出一個高陽國之戰就徹底完了。

    所以,魏雲弈更傾向於,讓對方留在京師,放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看管。

    這樣對方也鬧不出太大的動靜,還可以不讓對方繼續領軍。

    可以說完全不用擔心之後的事情。

    不過。

    魏雲弈總覺得,或許還有更好的辦法,當然,具體是什麼還沒有想到。

    而此時,宋幼薇聽到此話後,當即一笑,直接道:“怎麼賞賜自然是憑藉陛下做主,臣妾之求鴻志能平安歸來就可以了。”

    皇后這句話,說的倒是極為聰明。

    首先表示完全由魏雲弈做主,只求弟弟平安。

    既沒有失了皇后的本分,也對此沒有過多的言語,

    畢竟。

    宋幼薇飽讀詩書,知道在這種時候,最好是什麼話都不要多說。

    即便陛下寵愛自己,即便陛下看重父親,但她還是謹記一句話,君是君,臣是臣。

    而此時,魏雲弈早就料到對方會這麼說話。

    皇后懂事,但有時候就太懂事了。

    不像瑛貴妃,有時候還知道爭辯爭辯,可以調節一下氣氛。

    當即,魏雲弈心中也不由起了一下,逗逗對方的意思,當即開口道:“這樣啊,讓朕做主的話也好辦,等小國舅回來之後,就直接封個侯爵吧!”

    ------

    ps:錯別字先更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