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570章 靴子落地(下)

    高家六房的“四爺”高務儉,已經負責臺灣攻略好幾年時間,在對於建立、鞏固和擴大據點方面擁有足夠的經驗。

    不顧高務儉在臺灣時面臨的情況,在高務實看來還是比將來去南洋要簡單不少。這主要是因為臺灣此時基本處於“無主”狀態,當地的原住民文明程度相當低,簡單的說就是還在部落文明這個層次,連城市都沒有,了不起有一些聚落、小寨。

    高務儉這位“四爺”是高務實的嫡親弟弟,而且是高務實最小的嫡親弟弟,身份當然非常非常與眾不同,所以他在臺灣的行動自由度極高。

    可以這麼說,只要在戰略層面沒有違背高務實的指令,那些被指派給他的高家家丁頭目,就不會有任何違揹他命令的可能。換句話說,他在臺灣的擴張幾乎能用隨心所欲來形容。

    一個年僅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掌握了一支在臺灣無數部落中可以橫著走的精銳力量,他的擴張風格如何,那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好在這支力量雖然精銳,到底數量還是有限,因此高務儉還是用了腦筋的。他並沒有簡單的選擇一路平推,而是經常穩住一部、打擊一部,要麼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要麼二桃殺三士,總之也算是在智慧層面碾壓了當地土人。

    原歷史上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也在臺灣建立過短暫的殖民統治,如果沒有高務實的干涉,臺灣本來會在約三十年後受到西班牙和荷蘭的爭奪。

    17世紀初期,荷蘭的不斷崛起,使得以西班牙為中心的南洋國家貿易開始走向了衰落。到了1624年,荷蘭成功的佔據了臺灣,西班牙就開始著急了,因為一旦荷蘭勢力在臺灣確立,西班牙的海外貿易尤其是亞洲貿易就會受到嚴重打擊。

    所以,西班牙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它不僅需要開始尋找一些新的殖民地,而且需要將荷蘭人驅逐出臺灣,因此它也將目光轉向了臺灣。

    1626年,西班牙集結了大量的軍隊,從馬尼拉出發,繞過臺灣的背面,發現了基隆這個城市,並且成功的在基隆登陸了。

    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的順利,而且他們還在基隆發現了一座天然的小島,這個小島就是一個很好的屏障。之後西班牙人在這座島嶼上建立了一個堡壘,並且派遣一小部分的兵力駐紮在這裡進行防禦。

    1629年,西班牙開始向臺灣的西北航行,不斷的擴大它的勢力範圍,而且還發現了一條淡水河。要是一切順利的話,那麼西班牙就會以淡水為中心建立自己的殖民地領土。臺灣島的面積足夠大,所以從事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是非常便利的,要是控制了淡水,那麼就沒必要擔心荷蘭人了。

    但是,西班牙的美夢並沒有實現,它很快就發現了自己的失誤所在,那就是:臺灣並不是一個很多勢力爭奪的地方,全島開發的並不多,且開發的難度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可以,而想要得到的回報,則需要很長的週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臺灣本土還有一些土著居民的存在,這些土著人口並不算特別少,又不像美洲原住民那樣受文化影響而對白人有某種神秘的畏懼,臺灣土人對白人的觀感就是兩個字:異類。

    異類,意味著雙方必須經過戰爭才能確立勝負關係、統屬關係,這樣一個強硬的土人勢力,對於西班牙而言是非常難以對付的。

    因為,這些土人沒有接受過文明的洗禮,他們的文化水平非常的低,和他們根本無法溝通,如此衝突就無法避免了。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西班牙在臺灣發展了十多年的時間,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並沒有取得西班牙想象中的成就。而且西班牙上層還一直不理解自己為何會失敗——為什麼他們不肯信上帝?明明美洲人就很好“說服”啊!

    他們沒有找到自身計劃的侷限性,就想要控制這個地方,這顯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西班牙王室投入這麼多,卻沒有看到回報,於是就將這次行動看做是一場賠錢的買賣。

    作為西班牙在臺灣的最大對手荷蘭,此時也已經佔據了臺灣的南面,但他們也並沒有放棄臺灣北部,但他們當時的局面也非常緊張,兵力有限,所以他們則需要用有限的兵力去應付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