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459章 南疆變故(二)

    換在大明,這就是712萬兩黃金,或者7120萬兩白銀!而要知道,這場仗只是西班牙在腓力二世時期打過的六場大戰其中的一場而已。

    有些人可能認為,戰爭本身也是刺激經濟的一種方式、一種手段,西班牙戰爭雖多,但理論上來說對於經濟也應該有刺激作用才對。

    然而事實是,西班牙幾乎沒有從這些戰爭中刺激到國內經濟多少。原因是西班牙打的這些戰爭幾乎都在本土以外,大多數還離本土比較遠。

    西班牙的將領們為了省事(也或者不懂),基本上都選擇了就近採買武器、糧食等一切所需,所以這些耗費近乎於是白花,根本沒有對國內經濟有多少刺激作用。

    唯一對國內經濟還算有所刺激的,大概就是造船業。但是很可笑的是,由於腓力二世通過利用葡萄牙繼承危機成為葡萄牙王國的共主國王之後,為了爭取葡萄牙貴族的好感,把大量的造船業務交給了葡萄牙,促進的是葡萄牙造船業的發展。

    結果葡萄牙……它又獨立了,西班牙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高務實橫看豎看都認為他現在出手奪取菲律賓是很安全的,就算腓力二世再怎麼不爽,他也不會有精力和能力跨越半個地球來對自己搞一場遠征。

    當然,就算他要搞,高務實也絲毫不慌。後世沙俄也搞過這種蠢事,結果把俄羅斯帝國海軍家底基本葬送了個一乾二淨,反倒成就了日本在東亞的地位。

    近代海軍都完不成的任務,西班牙的風帆艦隊能夠完成?

    京華兩洋艦隊實力並不弱,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除非開空間傳送直接無損空降在馬尼拉,否則高務實根本不虛他。

    至於陸戰,那就更不必說了。雖然菲律賓的那位前總督桑德甚至建議腓力二世調兵兩萬征服大明,但高務實很清楚那是夢中囈語。

    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歐洲軍隊戰鬥力和工業革命時代歐洲軍隊的戰鬥力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他們相比於同時期的中國軍隊(大明晚期,韃清中後期),差距也完全不同。

    這一時期的歐洲軍隊在亞洲的表現其實比較一般,同等兵力吊打東南亞那些落後小國肯定沒問題,但只要落後小國集中較大的兵力優勢,歐洲軍隊照樣吃癟。

    這個水平實際上只是和大明的精兵差不多——這裡的精兵並非指完全的家丁部隊,而是隻要以家丁為核心、與衛所兵聯合組成的部隊。如原歷史上的明緬戰爭中的劉綎部、鄧子龍部這種,就算這一水平的精兵,他們對東南亞國家的戰績與葡萄牙差不多。

    甚至由於劉綎他們兵力明顯比葡萄牙充足,所以還很少吃敗仗,反倒葡萄牙在征服過程中數次因為兵力不足而戰敗或者退卻。

    西班牙陸軍的戰鬥力倒是比葡萄牙更強一些,但西班牙陸軍的看家本領在高務實眼裡毫無秘密可言,無非就是西班牙大方陣嘛。高務實現在給大明邊軍推廣的刺刀陣,實際上就是西班牙大方陣的改良進化,是他們的威力加強版。而刺刀陣這一戰術,本身又是從京華出來的,京華才是正版原著。

    如果要搞對標,高務實基本相信西班牙陸軍的戰鬥力不會超過定南警備軍的水平。

    然而,定南警備軍作為高務實預計他在南疆統治中佔據核心防區的主力部隊,最終編制會達到六萬人(暫未滿編)。光是這一支部隊,西班牙就絕對搞不定。

    何況西班牙目前在馬尼拉的軍隊還不到兩千人,高務實根本連警備軍都不必動用。

    朱應楨與張元功聽了高務實的解釋,不由得又是興奮又是緊張,問道:“日新的意思是說,奪取馬尼拉城的這一仗,要由我們北洋海貿同盟的陸戰隊完成?”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赤水斷、”、“嘉輝”、“幻境hj”、“書友141216122515977”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