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343章 南察風波(十五)對壘

    原本預計只要最多兩天就能抵達的葉赫東城,最後拖了將近四天,才遙遙看到東城所在的山谷。

    葉赫東城依山而建,入城的口子在山谷之中。背靠的那座山雖然也談不上山峰,但到底還是能加大攻城難度,尤其圖們所部俱為騎兵,更不會輕易上山,因此大軍基本聚集在山谷裡。

    這山谷挺大,圖們在此放了大概有一萬四千人馬,依舊顯得很是空曠,完全可以當做一處野戰戰場來使。

    曹簠雖然自長安堡一敗之後顯得過於謹慎,但畢竟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將,老遠看了一眼便覺得這地形有點絕。

    絕在哪裡?絕在戰場雖然夠大,但一旦分了勝負,輸的一方連跑都不好跑。別說明軍如果敗了肯定不好跑,就算是蒙古人敗了都不好跑。

    蒙古人的優勢是全軍都是騎兵,跑起來速度快,但這山谷雖大,周圍畢竟都還是山,山上都是樹林——別看這地方名叫光禿子山,但山上並不“光”。之所以有個“光禿子”的名號,只是因為山頂是一片石林,而這次的戰場所在也不是那個主峰附近。所以蒙古人如果打敗了,想跑也會被樹林阻攔,到時候如果明軍追得猛,蒙古人能跑掉多少也不好說。

    明軍這邊兩萬人,純步兵(包括炮兵)佔了一萬三千左右,剩餘還有兩千左右屬於“騎馬步兵”,真正的騎兵也就五千上下,基本都是家丁。

    家丁騎兵的戰鬥力不比蒙古騎兵差,甚至因為武器和裝備更加佔優勢,戰鬥力比蒙古騎兵還要高不少,但他們人數有限,大抵要麼用來破陣,要麼用來追擊,一般不會參與長時間的陣地作戰。

    步炮兵正面作戰理論上可以佔優,但現在下雨了。雖然這批明軍都是裝備的京華火器,都有防水裝置,但畢竟年代擺在這裡,實際上無論火槍兵還是炮兵,在雨天作戰時的威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萬一要是打敗了,那樂子可就大了。步炮兵都是出了名的跑不快,尤其這支軍隊裝備還特別精良,導致身上的負重也高,更加不便於逃跑。

    因此,如果真的吃了敗仗,他們唯一可以考慮的逃法就是跑進葉赫東城城中。舍此之外,跑哪都沒用,只要得勝的蒙古人願意追,肯定都能追殺成功。

    站在山上俯瞰山谷的曹簠陷入思索,旁邊的高逸民見了,微微一笑,道:“大帥是在擔憂雨勢對我軍造成影響?”

    曹簠面色沉肅,點了點頭,道:“這場雨來得有些不是時候啊,咱們的大炮還能打麼?”

    高逸民一聽就知道,曹簠這位老將對“步炮協同”的瞭解有些不足,甚至對於此前刺刀陣“以步制騎”的作戰精髓可能瞭解得也不是很透徹。他的作戰思路大概還是停留在大炮開路,然後家丁精騎衝陣破敵之上。

    當然,這套老打法也不能說已經過時了,事實上這套打法在遼東依然行得通,只不過效率上面波動比較大,過於依靠敵方對我方火炮的畏懼以及家丁精騎的兇狠衝殺。另外,在交換比上也不是很划算——這套打法未見得會損失很大,之所以說交換比不太划算,是因為一旦損失,基本都是損失精銳家丁。

    精銳家丁作為核心部隊,損失一旦大了,那就是典型的“傷筋動骨”,和損失衛所兵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就好比原歷史上李家遼東騎兵本來縱橫遼東無敵手,但在朝鮮戰場損失過大之後,直接導致後期再也壓制不住努爾哈赤的崛起。當時遼東的衛所兵部分並沒有多少變化,僅僅是李家家丁的損失就形成了力量顛倒,可見精銳家丁之重要。

    曹簠的作戰思路如此,高逸民無法靠一張嘴就改變。在他看來,曹簠主要是沒有親自經歷遼南之戰,所以腦子裡還轉不過彎來,只能想法子讓他看一看新戰法的威力,他才會自然而然地轉變思想。

    既要用新戰法,又不能讓曹簠心中懷疑或者牴觸,那麼能想的主意就不多了。高逸民腦筋急轉,笑道:“火炮問題總戎不必擔心,京華的火炮都有防水檢測,雖然傾盆大雨之下是肯定沒法用的,但這樣的小雨還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