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254章 借刀

    這個曙光出現在哪裡?在王府。

    寧夏兵變的時候,慶王府告破,慶王(老慶王已薨,此為世子但尚未襲封)因為年幼,被其母妃藏於地窖而躲過了一劫,但慶王府在寧夏境內所屬的田產、物產和金銀細軟等物,則被哱拜一黨洗劫一空。

    這筆錢原先是打算做為哱拜一黨招兵買馬的資本的,但後來因為平虜城久攻不克,哱拜等人擔心後路有失,花了大價錢說服博碩克圖充當其強援。為此,哱拜不僅將花馬池許諾給了博碩克圖,還把從慶王府得到的金銀細軟打包送給了他,只有田產房產之類的東西還留在手中。

    這個消息高務實此前也略有耳聞,但不是十分確鑿,更不清楚慶王府究竟被哱拜颳去了多少財產,而現在伊勒都齊卻將答案告訴了他。

    雖然留在哱拜等人手中的慶王府田產房產情況不明,但僅博碩克圖所得到的金銀細軟,總價值就高達一百四十七萬兩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博碩克圖根本鬧不明白的那些古董文玩,博碩克圖只知道這些古董文玩“共有十九大車”。

    這個消息真把高務實都嚇了一跳,像京華這樣出了名的有錢,其在西北也不見得能隨時隨地拿出將近一百五十萬兩的現銀來,更多的財富其實體現在各種不動產和商品、貨物之上,而區區一個慶王府,居然就能搜刮出這麼多現銀,委實令人目瞪口呆。

    不過高務實仔細想想,好像也能理解。慶王這一支不是“後起之秀”,初代慶王叫做朱栴,也有記為朱?的,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皇子,號凝真、凝真子。

    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出生於應天府。正統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病逝,享年六十一歲。逝世後,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朱栴死後,被英宗諡曰“靖”——這是褒諡,大抵是說他為國藩籬有大功。

    這位初代慶王二十六年就藩寧夏。以餉未敷,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就延安、綏、寧租賦。二十八年詔王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三十年始建邸。

    按照朝廷的官方記錄,“王好學有文,忠孝出天性。成祖善之,令歲一至韋州度夏。宣德初,言寧夏卑溼,水泉惡,乞仍居韋。不許,令歲一往來,如成祖時。正統初,寧夏總兵官史昭奏王沮邊務,佔靈州草場畜牧,遣使由綏德草地往還,煽惑土民。章未下,或告王閱兵,造戎器,購天文書。朱栴疑皆昭為之。三年上書,請徙國避昭。英宗不可,貽書慰諭。其年薨。”

    整段話的主要意思是這位慶王不喜歡寧夏,想內遷一點到韋州,但一直沒有獲批。後來被寧夏總兵舉報,說他又是佔草場,又是閱兵、造兵器、買天文書——意思是有造反嫌疑。

    於是慶王為了避開這位總兵,同時也為了自證清白,就上疏自請內遷。這時候已經是英宗朝了,朝廷對藩王的壓制已經比成祖時期放鬆了很多,所以英宗沒答應,於是慶王一系就一直留在了寧夏。

    初代慶王有沒有想過造反,這一點現在已經無關緊要,但是這裡有一個線索值得注意,那就是早在初代慶王時期,慶王府就有“佔草場”這種行為。

    草場本身不值錢,但早期明軍的草場是用來養馬的,慶王佔草場肯定不是為了欣賞大草原的自然風光,其要麼養牛羊,要麼也就是養馬,但不管養什麼,由於此人其實並沒有造反的舉動甚至跡象,所以他佔草場都肯定是為了賺錢——換句話說,初代慶王就已經開始經營活動了。

    慶王一系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八代,目前這一代即將襲封的“慶王”是第九代,慶王府錢滾錢兩百年,哪怕一直呆在並不富庶的寧夏,富裕一點也的確不奇怪。

    按照大明的傳統,藩王的產業那當然是要格外保護妥當的,高務實既然擊敗了博碩克圖,甚至連人都給抓了,那麼博碩克圖手裡的這筆銀子當然應該作為“髒銀”被追贓,然後原封不動還給慶王府才對。

    不過高務實顯然不打算按照這個慣例辦事——給慶王府幹做什麼?朝廷開藩禁也沒損害王爺們的利益,這筆錢還給慶王也無非繼續養豬。與其如此,為什麼不拿去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