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188章 宗室大難題

    至如本王自謂其為親支子孫,然所謂親支者,蓋指親弟親侄而言。若憲王於恭王為侄孫,以服屬考之,與從侄再從弟等耳。其得以繼絕進封者,子孫世襲不啻足矣,尚可多求哉?謂宜杜塞其請,刊佈申明,唯親弟親侄進封在條例以前者,子孫姑許照常襲封。其例後進封者雖系親支及從支,其次嫡庶子俱不許加封。”

    這份存檔的原奏是萬曆七年六月的,說的是沈王恬烄為其庶第五子珵塏請封。而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確了:不許。仍著為令。

    下面的記載都是禮部解釋“為什麼不許”這個問題,這個就太過複雜,涉及到一大堆根本沒聽說過的宗藩,就不必細說了。

    高務實也不關心具體哪位王爺的哪個兒子襲封了什麼職務,亦或者朝廷又拒絕了他襲封的請求等等。

    他在意的是這道奏疏背後的動向。

    動向其實很簡單:朝廷在嚴格審查襲封的問題,不過給出的理由還是從“襲封合法性”來說事的。

    高務實依舊不說話,繼續翻看下一本。

    “禮科左給事中史繼宸條議宗藩未盡事宜:查會典,親郡王外祿入皆厚,今天潢繁衍,關支祿米,且浮於二稅之入合。自鎮國將軍下至中尉,如例遞減,而聽其相生相餋,一無所禁,則歲減祿米而時給之,當亦所甚願也。”

    嗯,這次開始嚴抓俸祿發放了。

    高務實沒有細看,放在一邊,再次翻開下一本。

    “查會典,郡主儀賓而下,歲祿多者八百,小者亦二百。中尉天潢尚用袒免而量減。豈編泯上婚久享全祿乎?除親王郡王及儀賓外,縣主儀賓以下遞減其半,或減三之一,而有司於儀賓稍加禮待,及優免其差役。彼雖半祿,計必甘之矣。

    二查會典,儀賓犯充軍者,必待主君身後,發遣夫宗室,一干禁固,尚不少貸,今以主君故而法不行於儀賓,非平也。以後儀賓凡犯充戍者,姑照議罰應得祿米三之二以贖其身,待主君身後另議。庶不廢法,亦不失議親。章下所司。”

    這就更有意思了,朝廷已經開始追查到“儀賓”,也就是駙馬爺這個級別了。換句話說,除了親王、郡王之外,其他的宗室都開始進入朝廷的嚴格監督和審查之下,基本上全部開始減少俸祿,而且一旦犯錯、犯罪,還要追剿原先發放的俸祿用以“贖罪”。

    當然,儀賓畢竟是駙馬爺,朝廷還是給了公主、郡主們一個面子,駙馬犯罪的一般會等公主、郡主薨後再正式議罪和懲處。

    不過這都是細枝末節,對於高務實來說,他要了解的東西已經夠了。他已經可以確定朱翊鈞現在要和他說什麼事了。

    宗藩俸祿的壓力越來越大,讓朱翊鈞開始承受不住了。

    即便朝廷的歲入也因為實學派改革而始終在增長,但由於朝廷“西懷東制”大計現在已經進入收官階段,朝廷要把財力往軍備上傾斜,以便確保即將爆發的“察哈爾之戰”能夠取得勝利,所以朱翊鈞現在應該是開始考慮削減這筆開支了。

    可是宗室畢竟是宗室,都是太祖的血脈,皇帝從理論上來說也只是其中一支的繼承人,他恐怕也不好說減就減、說免就免。

    家族之親,那也是孔子非常提倡和重視的,皇帝也不能無視這一點,否則到時候不得被人說是刻薄寡恩?

    但眼下國家局面如此,不減不免也不行,因此他才會來找高務實商議對策。

    高務實此刻已經心中瞭然,放下手裡的文書,輕聲問道:“皇上,宗藩俸祿現在佔了朝廷歲支幾成?”

    ----------

    感謝書友“143023.qdcn”、“hamw05”、“soviet2003”、“1樂觀向上好青年1”、“丕平獻土”、“曹面子”、“ouus2009”、“撒旦”、“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月初啦,大家看看上個月有沒有保底月票留下,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