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184章 不是為了忽悠

    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具體來說,此島自此由萬曆元起開始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的。

    這座島嶼的名字在後世幾乎無人不知:香港是也。

    不過在原歷史上,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巖、水井灣等,只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只有約3000人。

    但英國人當時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所以一直著力於從韃清手中奪取。

    大明時期,香港島上的人口也不多,同樣是一個荒涼的漁村小島。但是和英國人在原歷史上的情況一樣,高務實也看中了香港。

    英國人當時是怎麼看中香港的?當時世界已經進入了殖民時代,大英帝國在全球許多地方已建立起了殖民地。不過,此時英國還是一個商人國度,在制定對外政策時都會進行周密的成本核算,仍然是以考慮成本和收益作為制定對外戰略決策的出發點。

    究竟是將這個地方變為殖民地,還是保持其原樣;是由英國人來直接統治,還是扶植本地代理人,思考這些問題的關鍵仍在於成本如何。

    所以,當一些地方沒有多少人口,缺乏完備的社會組織或政府機關時,英國人可能就會直接佔領此地作為殖民地。如果當地有首領——哪怕只是個土酋長,英國也會利用一下這些首領,然後一步步地使這一地方殖民化。

    英國人明白,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完全摧毀其國家機器,進而建立起一個新殖民政府的代價太高,不是它的利益所在。

    英國人也承認自己就是商人政府,它當時跟韃清交戰只是先迫使韃清開放市場。這就是後世所說的,英國把中國拖入其世界體系的第一步。

    英國之所以迫使韃清割讓香港,也是出於此種目的,當年派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也是想謀求一塊地方作為其商業據點。

    馬戛爾尼的理由很簡單,當年大明給了葡萄牙人一個澳門作為據點,為什麼現在不能給我們英國人一個呢?當時英國人考慮了寧波,考慮了舟山,最後選定了香港。

    但高務實本來就有廣州私港,他為何也要把香港弄進京華私港鏈中來呢?

    這事和上次黃芷汀與那位西班牙的阿爾法羅會長有關。簡單的說,實際上是高務實答應了西班牙人,在大明取代葡萄牙的地位,然而實際上高務實並不打算直接把葡萄牙排擠出去,他希望平衡一下“兩牙”的實力,讓他們保持競爭——即便現在兩牙處於共君聯邦關係,但由於各有各的政府,高務實依然可以從中利用。

    甚至還可以悄悄挑動他們的矛盾。

    因此高務實打算把香港作為西班牙人的落腳點,只是不能用租借之類影響主權的方式,而是必須限定在商業租用上——比如說租給西班牙人一些港區土地,讓他們可以在那裡卸貨以方便和廣州港交易。

    這裡要說明一點,按照大明的規矩,不管是葡萄牙人還是將來的西班牙人,他們都是不允許主動去廣州港的,只能由廣州港的大明商人去和他們接洽——總之就是他們的船和人不能入大明內地,要交易只能大明主動,因此他們才需要一個離內地很近的落腳點。

    高務實看中香港的也正是這裡,將香港島介紹給朱翊鏐的原因也在於此。

    朱翊鏐拿到香港島,只要和西班牙人的貿易順利開展,別的都不說了,光是收租就肯定比景王遺業的利潤要高。

    捨得捨得,這就是得。

    即便將來西班牙人依舊可能衰落,但香港的地理位置擺在這裡,區位優勢足夠明顯,今後哪怕不做西班牙人的生意,自然也還有荷蘭人、英國人來代替。

    這是一筆絕不會虧本的買賣。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系統崩潰”、“yuwc”、“好事終”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