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14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

    “請皇上過目。”高務實從懷裡摸出一張條陳遞給朱翊鈞。

    朱翊鈞接過一看,那上頭正是寫的一鎮編制:每鎮步隊兩協,一協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協兩標,每標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馬標官兵略少,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標又分為三營,每營四連,每連三排,每排三棚……等等。

    馬隊、炮隊各一標,每標三營,每營馬四連、炮三隊;工兵一營,每營四連,每連三排;輜重隊一營,每營四隊。

    步連、炮連、工兵連每連皆三排,每排三棚;馬連兩排,每排兩棚;輜重連兩排,每排三棚。另有軍樂金鼓一隊。

    各兵種每棚正副目兩名,正兵四名,副兵八名。全鎮擁有軍官及司事人員七百四十八人,弁目一萬零四百三十六人,兵卒伕役一千三百二十八人,共一萬兩千五百一十二人。

    朱翊鈞對這些細節上的東西不是太懂,看了之後也就是有個大體上的印象,讓他分辨好壞顯然是想多了。不過他卻很相信高務實,認為高務實既然能打贏安南定北兩戰,對於戰陣的理解當然是天下第一流的,所以高務實既然這樣編制,肯定有自己的道理,他只要選擇信任就完事了。

    這個思路完美符合當年隆慶帝對他的教導:我不懂不要緊,我信任的人懂就行了,讓他去做就好,而我需要做的不過是全力支持他而已。

    不過他這次還真是高看了高務實這位少司馬,因為高務實的這個禁衛軍編制幾乎是直接照本宣科抄了後世北洋新軍的編制——除了把“隊”改成他更熟悉的“連”之外,簡直什麼都沒動。

    甚至都沒把“棚”改成“班”,因為有可能跟班軍的“班”字弄混。

    不過,北洋軍這套體系現在倒是真的可以拿來用了,原因在於大明在他高務實的干涉下,對於火器、火炮越來越重視,已經可以適應北洋新軍的編制。

    當然了,具體戰鬥力肯定遠遠比不了,至少京華現在的火炮肯定遠不能和北洋常用的克虜伯火炮相比,更沒有水連珠、馬克沁之類的機關槍。這個說法是單純從火器使用率上來講的。

    畢竟,編制這種東西,一定要適應武器裝備水平,拿後世的三三制給古代冷兵器軍隊用,那很可能就是自殺,好在明軍現在的熱兵器化程度越來越高,高務實才能把北洋新軍這種過渡時期的特殊編制拿來用。

    朱翊鈞看了老半天,終於發現一個問題,問道:“為何這一鎮的軍官及司事人員竟然高達七百四十八人?”

    問得好,古代的軍事體制之中,這種司事人員哪有這麼大編制的?朱翊鈞這次問得還挺有水平。

    高務實欣慰地解釋道:“因為除了更上一級的軍司令部之外,各鎮還下轄有參謀營務處、執法營務處、督操營務處、稽查營務處等編制。這些編制的功能,臣屆時會另上條陳和奏疏詳細說明,總之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戰鬥力所必須要有的機構。”

    其實這幾個機構的作用還是很好理解的,朱翊鈞光是“顧名思義”就理解了一大半,所以也就點頭表示認可了。

    他看了看,覺得似乎沒什麼大問題,於是便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事項:“禁衛軍的第一任司令,你是不是已經有人選了?”

    高務實道:“的確有一個臣覺得目前最為合適的人選,只不過……此人現在的任務也比較要緊,所以臣也還有些猶豫。”

    朱翊鈞來了興趣,問道:“此人是誰?”

    高務實道:“戚繼光。”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打賞和月票支持,謝謝!

    ps:感覺今晚晚上可能會秒睡,所以這章趕緊提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