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二)首輔被劾(下)

不過,高務實敢肯定,這依然沒什麼用。這些年的戰功基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動應戰,包括平叛、反擊,另一種是主動出擊。

前者沒什麼好說,平定哱拜之亂、楊應龍之亂這種戰爭,任誰也不能說不對。而抗倭元朝戰爭,道理上也是無可挑剔的——人家朝鮮可是大明的忠藩啊,乾兒子被人打得半身不遂了,天天在大明這個做爹的門外哭著求乾爹救命,乾爹總不好一直裝死,不聞不問吧?這天朝的臉面不要啦?

李兵備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舉的例子都是高務實主動出擊的——唯獨不包括北伐察哈爾,畢竟消滅殘元在大明可是政治正確,這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在李兵備看來,漠南之戰不該打,因為那是蒙古人自己的事,他們互相死戰是大好事,大明坐收漁利就好;

遼南之戰不必打,只要打退圖們、炒花就行了,發動反擊純屬浪費錢糧,而且當時確實也沒把圖們一戰給滅了啊;

遼東挑事多此一舉(指高務實逼努爾哈赤殺了岳父與葉赫結怨),因為這顯得大明不夠光明磊落,會讓“諸藩”緊張,有損朝廷仁恩浩蕩之名;

滇緬之戰不必大打,因為蠻荒之地取之無用,而勞師遠征反而空耗國力。至於大明通過戰後條約獲取的利益,李兵備認為那是不義之財,況且錢財方面雖有所獲,可是大明將士埋骨他鄉怎麼說?至於當年皇帝告捷太廟時說,一戰打服緬甸才能讓邊境安靖,不會連連戰死軍民,這李兵備看來是忘了;

最狠的是,李兵備甚至指責起這次西征之戰來。他認為朝廷根本就不應該為了西域不毛之地而“靡費千萬”,這簡直就是空費國力而一無所獲之舉——拿下西域在他看來屁用沒有,只會讓朝廷不停的往西域砸錢。

不止於此,他還指責高務實在西征之戰的用人。在他看來,西征之戰就算要打,也應該用北軍而不是南軍,高務實之所以這麼做,純粹就是要用劉綎這個“私人”。至於北軍按照他的歸納其實幾乎也都是高務實的“私人”,不好意思,李兵備似乎沒看到。

總之一句話,但凡高務實主戰,那都是“陰謀攫功”,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罔顧天下之利,簡直罪該萬死。

高務實看完只能搖頭。你要是能拿這個說服皇帝,我高某人任殺任剮。

再繼續看,下一條罪狀是“養寇”。這一條也很有意思,大概是說既然你高務實已經不顧天下萬民之利而發動戰爭了,那你就乾脆把事做絕,什麼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罷、包括緬甸什麼的……你就乾脆給他們全滅了啊,每次又留個尾巴幹什麼?

沒殺完,那你一定是養寇,養寇一定是為了自重。留著這些人,哪天需要的時候你就挑起邊患,然後朝廷就不得不繼續用你……你這是在要挾朝廷!罪該萬死啊!

高務實看得煩躁起來,心說你這人是真蠢還是故意的?是蒙古人殺得絕,還是女真人殺得盡?至於緬甸,那深山老林哪兒不能藏身啊,你居然指望殺光?

要真是做這些事,且不說什麼人道主義了,畢竟現在這年頭也不興,但至少也是搬著大炮去山上打蚊子,鬼知道要花多少錢、要打多少年!

跳過,再看最後一條罪狀:通外。

高務實心中一動,看了看細則,果不其然,這次不僅說到南疆,甚至說到日本了。

——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klauszx”、“doni”的月票支持,謝謝!

ps:那什麼……不要對“收尾”如此敏感,總字數都這麼多了,顯然這個“尾”它也短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