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4章 總百揆(卅七)王庭撰與熊廷弼

 王庭撰,字敬卿,號蓮塘,陝西華州人。其以萬曆八年庚辰科一甲第三名榜眼身份授翰林院編修入仕,至今為官十九年,時任大理寺卿,為正三品堂上官。 

 此前趙志皋之子趙鳳威私徵鹽稅七萬兩一事,按制就要經王庭撰這位大理寺卿之手。也正因為如此,高務實才能輕而易舉地為趙志皋父子遮掩過去。 

 庚辰科的“一甲神仙”三人,分別是高務實、蕭良有、王庭撰。這其中高務實自不必說,王庭撰已經介紹,剩餘一位乃是榜眼蕭良有,時任禮部右侍郎,同樣是正三品堂上官。 

 順便提一句,蕭良有還是熊廷弼的館師——館師是指進士中試之後舉行的翰林院庶吉士考試中擔任考官並選中某人某卷者。換句話說,熊廷弼中試之後入選庶吉士的卷子是蕭良有選中的。 

 熊廷弼是萬曆二十六年同進士出身。既然是同進士出身,說明他在人均卷王的會試中考得並不算好。 

 實際上,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進士金榜除了一甲三位進士及第之外,還有二甲進士出身五十七名,這就六十位了,而熊廷弼在三甲之中也不過名列第一百一十五名而已。 

 按理說,這樣的成績在當時實在不太可能成為高務實身邊的觀政進士才對,然而熊廷弼也有優勢。他的優勢就是,高務實對明末歷史的瞭解使其對熊廷弼印象非常深,而當年殿試考完之後所舉行的館試,禮部右侍郎蕭良有正是館試考官之一。 

 因此,熊廷弼順利通過了館選,成為庶吉士。散館之後,熊廷弼便很快便接到了調令,成為了高務實身邊的觀政進士之一。 

 這話說明白點,其實就是高務實在背後給蕭良有打了招呼,直接“保送”了熊廷弼一把,讓他的人生與原歷史出現了區別。 

 但是不管黑幕不黑幕吧,總之蕭良有和熊廷弼之間就有了這麼一層關係,熊廷弼也以蕭良有為師,平時稱其為“恩堂”。 

 由於庚辰一甲這三位同年一貫交好,熊廷弼見了王庭撰自然也行弟子禮,而這也正是高務實要用王庭撰為甘肅巡撫、熊廷弼為甘肅巡按的重要原因。 

 說起來,高務實用人與朱翊鈞用人還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大抵是一旦認可此人,就會下放大權任其施為,即便一開始做得並不太好,也不會立刻改變主意臨陣換將,而是為他排除干擾因素,繼續支持其完成預訂工作。 

 當然,如果排除萬難之後此人仍然做不好,那就不好意思了,前後的賬得一併來算,一不小心就是個數罪併罰。 

 說來這事兒還挺值得深思:這對君臣以極其相似的風格來用人,這麼多年下來居然真就沒有一次出現重大失誤。如果非要簡單評價一下,那隻能說:“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誠哉斯言! 

 高務實說要見王庭撰,自然不是親自去大理寺衙門拜訪。即便不說雙方如今的地位差距,即便只從這件事的性質而言,也只能是高務實派人通知王庭撰來內閣拜謁。 

 為什麼?因為這是首輔要交代任務了啊!這就好比你領導打算給你加加擔子,讓你外派某處負責方面之責,難道臨行前你不主動去找領導請求工作指示,反倒要領導親自來找你?要真是這覺悟,那不如趁早別幹了。 

 王庭撰此時正在大理寺例行審理案卷,忽聞內閣派了觀政進士過來,指名道姓要見廷尉,不禁心中一動,立刻放下案卷吩咐傳見。 

 [注:大理寺卿有幾種雅稱,如廷尉、秋卿、棘卿等。明朝愛用漢朝官職來雅稱,故用廷尉指代大理寺卿較多,就如當年高務實任巡按御史時往往被稱為“高直指”,這個“直指”就來源於漢朝的“繡衣直指”。] 

 王庭撰剛剛整理了一下儀容,外頭的觀政進士已然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一進門便拱手長揖,口稱:“學生拜見恩堂大人。”[注:這裡可以用“大人”,因為是按“天地君親師”來算的。] 

 王庭撰定睛一看,來人身材魁梧,雖著文服,看著倒像個武人,不是熊廷弼是誰? 

 “哦,是飛白啊,你今日怎的不在當值,反來了我這裡?”王庭撰口中說著,卻起身走上前去,將熊廷弼行禮的雙臂託了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