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3章 正國本(廿五)錦衣衛的情報

沙俄此時的火器化程度並不算很高,甚至可能還不如奧斯曼。相比之下,大明因為高務實的軍改,整體上來說火器化程度反而高於此時的沙俄。

當然,大明與沙俄現在離得依舊挺遠,就算沙俄瘋狂東進,他們能碰到的也頂多只是在伐元之戰勝利後勢力大張的土默特部,而沙俄的火器化程度比土默特倒還是高多了。

至少沙俄的“射擊軍”到現在已經成立了差不多五十年左右,可見其有成建制的火槍兵部隊。當然,沙俄東擴的主力並非射擊軍,而是哥薩克騎兵,這個以後另說。

雖然沙俄有射擊軍,但是察哈爾部這幾年得到了葉爾羌和哈密地區,實力恢復很快,至少打打沙俄的冒險隊那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然而蘇丹的使者並不清楚這些,他在派人私下調查了一番之後認為,這個自稱是元朝正統的大部落可能總共只有四十多萬人口,要想擊敗沙俄的先遣隊的確頗有困難——嗯,這位使者其實也沒搞明白沙俄東擴並非國家行動。

因此,使者認為,為察哈爾提供一些火器是可行而且應該的,只不過不能無償援助,必須公平買賣,雙方應該通過交易完成,而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單方面贈予行為。

布日哈圖爽快的接受了蘇丹使者的這一提議,並且立刻與蘇丹使者認認真真地討論起交易的具體事項來。到這裡,錦衣衛明顯進行了情報彙總,因為他們詳細說明了葉爾羌目前的基本經濟發展情況。

葉爾羌地區的經濟歷來以遊牧為主,能夠提供給奧斯曼的貨物不算多,而且奧斯曼也並不很缺那些。不過,可能是見識過高務實改革與“土默特改革”的布日哈圖有了靈感,在他的推動下,察哈爾這幾年裡嘗試走起了新的道路。

由布日哈圖親自安排,居然開始分配人手在伊犁河谷屯田了!

當然,察哈爾部的蒙古人對此實在沒有什麼興趣,被布日哈圖分配去種田的大多是被他們征服的當地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從原先左翼蒙古一路裹挾而來的漢人。

這些漢人是很早以前就被搶擄到察哈爾部的,原先地位非常低,但現在卻珍貴得很,因為他們幾乎都成了技術人員——專教種田。

除了種田,他們還種起了棉花,順帶著還搞出了大明的織布機,用棉花來織布。這下子算是找對了路,當地的條件極其適合種棉花,結果一年比一年高產,生產出來的棉布行銷中亞各汗國,十分受歡迎,成了察哈爾部的拳頭產品。

雖說這些漢人被擄走得早,並沒有見識過高務實Copy來的珍妮紡紗機,導致他們的紡織效率其實不算高,但再怎麼不高,織棉布去貿易也比原先的放牧過活強太多了。當然,由於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漢人,錦衣衛也正是通過他們中的一些人打探到了以上情報。

於是,布日哈圖與蘇丹使者商量的結果便是“棉布換火槍”,而這樣一來,布日哈圖又發現察哈爾部現在統治的人口不夠用。

無論是希望擴大棉花種植,還是擴大紡織業規模,現在他們都非常需要人口。但是中亞這地方人口歷來比較有限,就算他們西征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地,恐怕也搶不到多少人,而且這幾個汗國目前還沒有太衰落,剛剛舔舐完傷口的察哈爾也不敢貿然動武。

那如果北伐準噶爾部落呢?雖說準噶爾分裂得厲害,但他們現在的戰鬥力可還不差,布日哈圖小心翼翼試探了兩次,發動過兩次規模有限的作戰,發現效果不佳。

人家準噶爾本來就是瓦剌諸部之一,也是蒙古人的後裔,同樣是正兒八經的馬背民族,所以布日哈圖雖然兩次都打贏了,而且贏得不算艱難,可愣是沒抓到幾個人,這讓布日哈圖很是失望。

這樣一來,布日哈圖也沒轍了,只能再次把目光轉移回大明,而他們的軍隊手上持有的火器,便正是此前“棉布換火槍”交易來的魯密銃。

高務實到此時總算確認了察哈爾部火槍的來源,不過這與他此前的猜測不謀而合,倒也不能徹底體現錦衣衛情報的價值——儘管它的確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