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1章 朝歸倭附(卅四)“那孩子的生父”

    阿江與面色也凝重了不少,皺眉道:“真的是節節敗退嗎?”顯然,她聽到的消息時經過修飾的,至少沒有達到“節節敗退”這種地步。

    然而德川家康卻苦笑道:“說節節敗退都算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實情是,那一次要不是因為權中納言殿下的大反擊,我軍恐怕要一潰千里。”

    權中納言指的是小早川隆景。家康是說當年要不是小早川隆景抓住機會,以十一倍左右的巨大優勢兵力,試圖圍殲李如松本人所在的明軍前鋒,結果雖然未能如願,但至少把李如松的嫡系打得損失慘重,後續不肯再狂飆突進的進攻。否則的話,日軍只怕就真的要一潰千里了。

    阿江與看起來有些將信將疑,至少沒有立刻表態。

    家康又道:“還有,你知道嗎,這一次攻朝的情況甚至比文祿之戰更糟。”

    “哦,傳說太閣數次嚷嚷著要親征,這難道是真的?”阿江與納悶道。

    “自然是真的,朝鮮前線一開始打的是朝鮮軍,所以勢如破竹,但只要後來一碰上明軍,戰況就變得難看之極。”

    家康再嘆一聲:“尤其是那孩子的生父出現在朝鮮之後,我軍幾乎處處受制於人,每一處都在被動挨打,而每一次反擊卻都難以奏效。你可能不知道,即便智如官兵衛(黑田如水)、勇如加藤清正,在那人抵達朝鮮之後也都接連失敗。”

    “但日本乃是神國,歷來便有神風庇護,不是嗎?”阿江與問道。

    “那只是蒙古人不善海戰罷了,你怎能把這種話當真?海貿同盟的海上實力有多強大,即便到現在我都不敢說完全探明,但有一點我是清楚的:以關東艦隊那樣強大的實力,對於海貿同盟而言卻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阿江與這次是真的動容了,畢竟對於關東艦隊的強大,她丈夫秀忠是親自見過的,回來之後不知道感慨過多少次,每一次提及之時,語氣中都帶有極強烈的擔憂。如果說關東艦隊那樣的實力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那海貿同盟就真的太可怕了。

    “那在陸地上……”

    “陸地上?”家康苦笑道:“明軍至少有百二十萬大軍,其用在朝鮮的,文祿之役時不過五萬左右,這次慶長之役多了一些,算是那孩子生父帶過去的,現在大概有十餘萬吧。

    十餘萬明軍,就把我軍二十餘萬百戰精銳打得丟盔棄甲,短短兩三個月就已經困守釜山一隅之地了,那你想想他們如果乘著海貿同盟的船隻來日本,會是何等的驚天動地?”

    阿江與緊張道:“媳婦聽說大半西國精銳和太閣嫡系至少一半力量都已經投入到了朝鮮,日本現在還能算上精銳的似乎不多了……”

    “除了我德川家,沒有往朝鮮派兵的大名少之又少,如果明軍真的殺到日本來,日本能再湊個十萬大軍恐怕就是極限了。”

    “怎會這麼少?”阿江與詫異道:“光是東國這邊,德川、前田、上杉三大老就應該能拿出這個數來吧?”

    “賬不是你這樣算的,畢竟各家也不能一點兵力都不留,全派出來和明軍作戰。”家康解釋道:“何況方才我已經說了,海上必是明軍佔優,這就意味著他們隨時可以從日本任何一地登陸,打擊他們想打擊的任意一家大名。這樣的話,誰敢把家中主力都派出去呢?”

    “那……明軍真的會來嗎?”阿江與不安地道:“我聽說那……那孩子的生父乃是公家,公家能決定朝廷大事嗎?”

    “明人與我們不同……”家康想了想,似乎覺得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很麻煩,於是決定簡短一點,便道:“你大致可以這樣理解,那孩子的生父出身於五攝家,現在不僅已經做了關白,偏偏還兼任了幕府將軍。”

    阿江與面色大變,囁嚅道:“就是說,要不要出征日本,他可以一言而決。”

    “大致如此吧。”德川家康當然不是真這麼認為,但覺得要這麼說也未嘗不可。他確實相信,如果“那孩子的生父”堅持,明軍就一定會出徵日本——關鍵在於他是否認為有此必要。

    阿江與終於沉默下來了。如果一切真如公公所言,“那孩子的生父”無論有任何要求,全日本都沒有人能反對得了。

    想了好一會兒,阿江與才不解地問道:“那為什麼他此前對太閣出兵朝鮮居然沒有很強烈的反應呢?”

    家康哈哈一笑,  搖頭道:“公方殿下(幕府將軍)會願意自己出兵征戰,最後卻把得來的領地都奉公給天皇陛下嗎?”

    阿江與怔了一怔:“怎麼可能,自然不會。”

    “你不知道唐人的國情,不能理解此公的用意,所以想不明白他的做法也情有可原。”家康慈祥地笑了,道:“總之你只要知道,我們能為日本盡到的最大努力,就是讓他覺得即便太閣駕鶴西去,日本依然還是團結一致的,這樣他就可能會認為對日本用強並不划算。

    如此,則我們就還有一些討價還價的餘地,否則……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萬事由他一言而決了。說這麼些,我可能有些過了,你帶阿千下去吧。”說完,家康摸了摸千姬的頭,眯起眼睛笑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曹面子”、“書友20220213101304711”、“kiki凱”、“ak12008”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昨晚碼字不小心睡著了,一覺睡天亮,醒來後想到我之前提前多更了2k的,乾脆這章就更個6k,也就沒欠賬……正好把家康在秀吉死後拼命維護日本團結的原因寫了。這樣也好把視角轉回朝鮮戰場。

    另外,昨晚之所以睡著,其實是因為在計算日本的封國檢地數據和諸藩大名實力,以及他們在關原之戰中各自的立場、述求。至於原因,是因為在做戰後的瓜分……哦,分封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