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0章 劍指東瀛(圩三)給個希望

    路被堵死怎麼辦?

    這個問題不僅是日軍方面很頭疼,很緊張,甚至坐鎮泗川的高務實都稍稍有些緊張起來了。

    日軍緊張情有可原,對他們而言,本來就是在異國他鄉作戰,現在三面被圍,一面臨海,水軍也不知道他們的情況,不可能來接他們——而且也沒那本事,那他們自然擔心被一戰圍殲。

    可是,高務實為什麼要緊張?

    無他,此戰並不符合圍三闕一的戰爭思維,而高務實又知道這包圍圈其實並沒有日軍自己嚇自己那樣的牢不可破。

    明軍目前的實際排兵是怎麼樣的?

    西線前線,也就是蓮花山防線方面攏共不到一萬人,而高務實手頭還有約七千人留在泗川,整個西線的兵力約一萬六千多。本來應該還有一些,但那些人一來都是川軍土司兵,二來已經被派駐在了全羅道,用於確保朝鮮糧倉,所以此戰並未全部調回。

    東線方面主要就是包抄過去的劉綎所部,兵力是一萬五千人。日軍在這件事上出現了誤判,他們認為李如梅部應該也去了這個方向,但其實並沒有。

    李如梅部目前所在的位置實際上在蓮花山以北約六十里處,這地方當前只是個小小聚落,名字高務實都不知道,但此地在後世韓國還是有正經名字的,叫做宜寧郡。

    換句話說,李如梅部其實在晉州和昌寧之間,原先劉綎部守株待兔的三嘉西南一點點。他來此處,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劉綎部去堵截日軍後路之後蓮花山北線防禦空虛,因此前來補防的。

    不過這就意味著日軍賭對了一點,即日軍如果真去進攻晉州,那麼一定會被李如梅發現。考慮到雙方行軍的速度差,大概率情況便會是日本還沒抵達晉州就被李如梅部側擊。

    初看之下,當前的態勢是明軍三路堵死了日軍,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個包圍圈的兵力其實嚴重不足:西線高務實直屬一萬六千,東線劉綎一萬五千,北線李如梅兵力最強,有兩萬三千。

    然而,即便三路相加,明軍總兵力也不過是五萬四千人。那麼,日軍有多少?

    不算當時留在漢陽的加藤清正和島津義弘兩部,這支日軍主力從漢陽南下時全軍總兵力是九萬五千。由於李如梅的一路騷擾打擊,在發動蓮花山之戰前日軍總兵力略有減少,但仍在九萬左右。

    如果按照此前的經驗來看,五萬四千明軍和九萬日軍誰強?那當然是明軍更強。畢竟按照碧蹄館之戰的結果來估算,日軍以七倍的優勢兵力都沒法吃下一支明軍孤軍,這強弱差距就算不說“巨大”,那至少也是“很大”了。

    但問題在於當前雙方攻守易勢,是明軍在包圍日軍,那也就是說明軍乃是兵力分散的一方。日軍眼下反倒是聚兵一處,且由於沒了生路,有可能出現困獸之鬥,甚至沒準能打出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效果來,那情況可就不同了。

    假設日軍單攻一路,除了北線李如梅部是日軍暫時可能不知情的,應該不會被當做目標,則日軍無論是西進還是東撤,面臨高務實本部和劉綎部時,都擁有六倍左右的兵力優勢。

    劉綎部因為這些年來一直被高務實列為南軍主力之一,其裝備水平、訓練強度都非常不錯,而滇緬之戰、平播之戰中又得到了進一步錘鍊,高務實認為他們在防禦作戰中還是不大可能會被日軍擊敗的,至少也應該能撐到李如梅的援軍抵達。

    然而,高務實自己這邊卻不一定。他這邊目前真正的核心主力是三千宣大精騎和三千白桿兵,剩餘一萬人都是四川土司兵。

    有一說一,四川土司兵的戰鬥力本身倒也不算弱,但他們的裝備體系即便在高務實臨時加強給他們一些火炮之後也依舊不強。

    首先,炮兵在這個時代屬於技術兵種,並不是隨便給誰一門炮人家都能用好的,土司兵自己根本不會使用這些火炮。如果讓他們自己去操炮,不把自己炸死就算阿彌陀佛了,發揮最好的恐怕也只是聽個響,對於準頭根本不必抱任何希望。

    高務實的加強其實是將海貿同盟艦隊上的陸戰隊炮兵(非艦炮炮手)臨時調派去了土司兵軍中,需要作戰時,由他們自行且單獨進行,土司們只要告訴他們作戰任務即可,其餘的說了也沒用。至於任務合不合理,陸戰隊炮營指揮官會和土司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