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0章 劍指東瀛(二)大軍雲集

    宋良佐本就是實學派的人,敲打劉綎只是擔心劉綎仗著和高務實的關係張狂跋扈不聽指揮,此時他既然服軟,那自然一切好說。

    於是宋良佐頷首道:“你這番說法倒還老實。不瞞你說,我念你尚稱良將,平定播州可堪大用,故極力推薦,堅持挽留,此次若能立功還能贖罪,望你好自為之。”劉綎心裡大概也明白他的意思,但也只能拜謝。

    宋良佐再問:“劉總戎素有威名,所部久稱精銳,山地密林之中更顯身手,尤其那降倭夷丁,連侯爺都誇讚過多次,故而此次平定播州你劉綎的確至關重要。

    只是……兩省官員卻勸我此次對你不可重用,只因你與楊應龍有舊,據聞早年間甚至親如兄弟,來往甚密。軍中人對此皆生疑慮,甚至有人懷疑你將臨陣倒戈,歸於楊應龍麾下,可有此事?”

    劉綎一聽,嚇得汗毛倒豎,忙跪地喊冤:“制軍明察,末將屬實冤枉。末將早年是與楊應龍相識,在平定九絲蠻與掌都蠻時還多次並肩作戰,但那時楊應龍對朝廷極為恭順,末將以為他是忠臣,因此和他稱兄道弟。

    可如今楊應龍反跡昭彰,大逆不道,末將父子兩代為國征戰,怎會再與此輩為伍!人言可畏,末將也時刻擔心遭受彈劾,百口莫辯,蒙受不白之冤,使家門受辱,還請制軍明察!”

    宋良佐扶起劉綎,寬慰道:“說起汝父都督劉公,昔年他曾與戚、俞等名將屢破倭寇,功勳卓著,統制大江南北。後入蜀貴平九絲、都掌蠻夷,用兵如神,名動天下。

    我意都督劉公畢生忠勇,又怎會生出謀逆之子!皇上更是明察秋毫,又怎會受小人蠱惑,使國之良將蒙冤?

    啊,我記得平九絲諸蠻之時,劉總戎你也在吧?對了,你那時才十三四歲,卻勇猛異常,首登城樓,擒獲蠻夷首領阿大,陣斬阿三,小小年紀便已能立下軍中首功,令人敬佩,我又怎會聽信謠言?

    此後劉總戎戰倭寇、平羅雄、徵緬甸,更是勞苦功高,此次再平播酋,也望你能全力以赴,如此才不至於弱了汝父威風,辜負皇上和侯爺信任。”

    劉綎還能說什麼,自然表示願意誓死報效。宋良佐又許諾將立即上奏庭闕,澄清劉綎謠言並奏請委以劉綎專制之權,然後又向劉綎詢問對播州軍力有何認知。

    劉綎謝過之後答道:“播州軍久居西南群山之中,善伏弩,獵山而食、號嘯而進,精於箭射,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另外播州軍法嚴酷,出戰必奮死無懼,稍有怯戰便立斬不赦。

    正因如此,播州軍每每臨戰,其士卒戰死則常有,戰敗而逃回則罕見,可謂悍勇異常。加上其所統御諸苗,也擅山中游擊,更有一些秘術頗為難測。

    不過據末將觀察,如今播州軍已大不如前,其雖戰法依舊,卻戰心漸衰,即便仍稱勁旅,卻不可再言虎狼之師。這幾十年來播州所遇戰事不過恃強凌弱,若真逢大戰必露敗相。”

    宋良佐大喜,對劉綎讚不絕口,立刻委以重任,相送出府。然後宋良佐果然發文通告,澄清劉綎謠言。隨後又約偏沅巡撫譚希思、貴州巡撫郭子章巡視各地駐防營伍,嚴加治軍,懲治軍中貪腐,調派軍糧,並加緊督促各地援軍加快步伐。

    十一月,楊應龍焚燬東坡爛橋,楚黔路梗,黃平、龍泉告急,播州軍復據偏橋出掠興隆、鎮遠。宋良佐發兵萬餘據守各地險要,另令黔將童元鎮擁兵銅仁,威懾播州。

    此時明軍主力大集,從九邊南調的馬林、董一元俱至,川軍總兵劉綎、參將麻鎮、總兵馬孔英、參將周國柱、總兵吳廣、遊擊徐世威、副將曹彬、參將吳文傑、石柱宣撫使馬千乘,黔軍總兵童元鎮、參將朱鶴齡、總兵李應祥、湖廣軍鄧子龍等,加上延寧四鎮、河南、山東、雲南、兩廣各路班軍援兵,號稱五十萬大軍。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與月票支持,謝謝!

    ps:這章遲了一小時,但還是算昨天的。另外有個悲報,據悉清明假期之後的這周學校極有可能還要“停課不停學”,神獸估計要繼續在家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