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79章 平倭(卌七)勳貴們說:跟了!

    內閣增補事畢次日,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兼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啟程前往朝鮮,並且頭一次以官方身份在北中國海域範圍內由海路行進——以前不是沒有機會,但皇帝擔心海路不安全,一直不肯他因公事而走海路。

    這一次之所以皇帝同意,原因倒也不是什麼朝鮮危在旦夕,  急需高務實前去存亡繼絕,而是高務實要從天津港出發,先去山東誓師,繼而率領援朝水師大舉東進朝鮮。

    近些年來,但凡高務實親自領兵出征,總有一個其他人萬不可及的優勢,那就是他本人身兼的戶部尚書一職從不曾卸任,故而在軍費開支方面沒人能卡他一手,  這錢要怎麼花就怎麼花,只要最後朝廷財政沒出問題就行。

    這次出兵援朝可不比上次,上次那是朝廷開藩禁的尾聲,又剛打完蒙古,財政方面還是有些拮据的。當時能夠堅持出兵,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前面十多年的積攢和高務實通過明聯儲的鈔能力頂過去,各種手段用盡也得控制出兵規模。

    這一次就不同了,陸師出動十萬,雖然遠不及對察哈爾一戰,可這裡的問題不在於銀子,而在於兵力佈防範圍擴大,是兵力不足而非財力不足。

    反過來再看水師,那就真是太爽了,不僅大明水師主力齊聚萊州,而且既然是高務實親自出馬,他自家的北洋艦隊怎麼可能不動?不說傾巢而出吧,那也是出動了將近半數。

    北洋艦隊出動半數已經夠嚇人了,  但這還不算完——盟主出馬,  兄弟們不說親自跟上,家裡的船隊總得拿出主力隨徵不是?於是一聽說高務實要帶水師援朝,京中靖難系勳貴立刻由三大國公前頭,二十餘位侯爺、伯爺聯袂而至,二話不說紛紛慷慨提供支持。

    有多支持?按照朱應楨代表全體海貿同盟成員的表態來說就是:“侯爺凡有所需,全盟資源盡請調配”。

    這話自然可以看做場面話,但他們這樣身份的人既然做了表態,那也不是輕易便能食言而肥的,意味著他們的確敢於做出這種程度的支持。

    道理嘛也不復雜,既然高務實親自出馬,那這場仗至少在海上不可能失敗——南北兩洋艦隊是什麼實力,除了高務實自己就屬他們最清楚,打個日本水軍能有什麼意外?知道雙方實力差距是多少倍嗎?

    日本侵略朝鮮必須依靠海運維持前線補給,一旦海上大敗,這場仗還有什麼懸念?所以此戰到了這一步,在他們眼裡就是必勝無疑了,失敗的風險已經低得沒法再低,該考慮的其實是收益出在哪兒,值不值得下重注。

    收益在哪?

    京華在朝鮮拿下礦山的事他們早已知曉,而眾勳貴通過分析高務實以往的做派發現:只有在大明直接控制或京華直接控制的地區,京華才會自行前往開礦,反之則只會採取與當地領袖合作的方式進行。

    舉例說明這種合作:出產於土默特鹽湖中的口鹼就是高務實與把漢那吉合作壟斷的,把漢那吉負責主要生產,並由京華負責在當地建設工場進行簡單提純,而後在大明境內及土默特、鄂爾多斯以外的分銷則全由京華負責。

    土默特與大明、與京華的關係已經親密到何等程度了,京華都沒有在土默特境內搞過“獨資企業”,那麼眼下京華居然在朝鮮幹起了獨資礦場,這說明什麼?說明在高務實眼裡,朝鮮哪怕現在還不是、將來也一定是會被大明或者京華實控的。

    什麼叫實控?那至少也得是駐軍並把持朝政啊!

    通過一處被很多人忽略的蛛絲馬跡,打仗雖然不太行但賺錢越來越擅長的勳貴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朝鮮馬上就會成為一塊任由切分的肥肉,誰最先進去搶佔某類生意的份額,將來就可能是朝鮮市場中某類生意的霸主!

    考慮到現在朝鮮被日本人打得稀爛,戰後重建肯定是接下去數十年的大事,這其中對於來自大明的商業巨頭們而言,有多少機會不言而喻,誰肯錯過?

    除此之外,勳貴們還隱隱覺得高務實恐怕不會滿足於只拿下區區一個朝鮮,他搞不好還會對日本本土有所考慮,那可就是更大的商機了!畢竟朝鮮雖然看起來比日本也沒小多少,但其實日本的人口可比朝鮮多了不少,人口就是市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