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049章 提前規劃

    李成梁做出東去遼陽祝賀高務實履新這個決定的時候,高務實自己也在寫奏疏,不過他的奏疏並不是要繼續敲打李成梁,或者玩其他的什麼陰謀陽謀,這一次他是說正事。

    這道奏疏分作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簡單點說,就是把之前他在遼南的振興計劃推廣到全遼,整體思路還是“因地制宜”。

    由於他本人已經出任遼東巡撫,所以“工業”方面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啟動鞍山鐵礦計劃,而鐵礦既然要開挖了,那麼配套的遼陽鐵廠,以及京華火槍廠和京華火炮廠的遼陽分廠當然也要一併提上日程。

    挖鐵礦、辦鐵廠都屬於民間事務,只要地買下來了,京華自己就能決斷,本身是不必上報給朝廷的,但由於要在遼陽進行火槍和火炮的配套生產,這就不能不上報備案了,畢竟大明的軍工私營按照高拱當年的佈置,是要兵部和御馬監相關各局共同監督的。

    鞍山在這個時代還不過是個馬驛(在明朝的驛站系統裡就叫鞍山馬驛),有一個普通鎮子水平的小城,當地一共三千多戶,一萬多人。

    破落不至於,但肯定更談不上繁榮,放在內地各省的話,大概算是個下縣的樣子,甚至在下縣裡頭都是“貧困縣”——所以在鞍山買地是很便宜的,何況京華買的還幾乎都是山,那就更是典型的無主荒地,當地衛所就能決定。

    現在地也買了好大幾片,高務實自己也成了遼撫,此時不挖礦更待何時?

    倒是在遼陽辦廠略有些麻煩,因為遼陽城是早已建成了的,而京華在遼陽要開鐵廠、火槍廠和火炮廠一共三個廠,佔地面積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算是比較大了,因此舊有的遼陽城容納不下。

    這就只有兩個辦法可想,一是京華自己在城外把三個廠建起來,連成一片,然後自己修個小城,名義上可以按照堡塢來算。

    二是由朝廷出資擴建遼陽城,把京華這三個廠給囊括進去,與遼陽老城融合起來。

    這兩個辦法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不足。

    自行建一個堡塢,好處是生產不受外界干擾,既不怕洩露生產機密,又可以獨立防禦,而且不需要朝廷批准,京華自己說幹就能幹了。

    另外,有了這三個廠,高務實又會多三個“護廠隊”,相當於他直屬的武裝力量可以抵近遼陽城,並且兵力不少,加起來至少得有三四千人左右。

    這樣再加上他自己的撫標,他在遼陽就有了六七千家丁,哪怕圖們腦子抽風再來一趟,他也可以確保遼陽城是萬無一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