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大明元輔第780章 天賜之寶也

    當然,對於廣西的糧食問題,高務實之前沒有辦法,現在倒是有個好消息給張任,就是高琦(高思棠)給他弄來了番薯和玉米的事。

    玉米、番薯最大的優勢是適應力強,對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種植在貧瘠的山區丘陵坡地,不與傳統稻麥爭地。

    不過根據高務實的印象,似乎從後世的情況來看,這些東西雖然中國南北都可以種,但似乎是北方玉米更多,而南方番薯更多,至於土豆,那倒沒個一定,似乎南北都多。

    其實這是高務實沒有深究,番薯相對於來講是喜溫畏寒的,到了15度以下就停止生長了,所以在北方雖然也能種,但相對而言不如在南方長勢喜人;而玉米則不同,其耐寒性要更好一些,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北方喜歡種植玉米的重要考量,就是玉米桔稈的作用。

    玉米桔稈不僅可以粉碎還田(大致上來說,北方除東北外,地力相對而言不如南方平原肥沃),而且可以製成飼料——這一點尤其重要!

    北方的畜牧業歷來就遠超南方,甚至大明還要求民間養馬(當然這會兒其實基本流於形式了,就算有,良馬率也不高),因此玉米桔稈這種極其優秀的飼料,在北方的作用會遠遠高於南方。

    高務實雖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他相信後世的農業專家總不能都是吃乾飯的,既然北方多玉米,而南方多番薯,那肯定是有其原因,其中的道理絕不可能僅僅是北方人愛吃玉米,而南方人愛吃番薯這麼淺顯。

    因此,在找到土豆之前,他定下的計劃就是北方大力推廣玉米,南方大力推廣番薯。

    為什麼不同時推廣?

    因為集中精力才好辦大事啊!他手底下的人雖然很多了,但往整個大明一丟,還不是滄海一粟?推廣一種新的農業作物,自然要專心一點。

    所以他二話不說就向張任推薦了番薯。

    可惜高琦搞到的番薯雖然不少,但被高務實這裡分點、那裡分點,他現在隨行帶著的卻不多,思想鬥爭了好久,才帶著張任回到天池別院,萬般不捨地拿出兩個來,讓手下人烤一個、煮一個。

    不一會兒,張任用力嗅了嗅,詫異道:“這番薯怎的如此……異香撲鼻?”

    高務實心裡好笑,烤紅薯嘛,的確是“異香撲鼻”,想當年街邊小攤烤個紅薯,隔著一條街都聞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