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552章 殿試金榜(上)

    但這一次,朱翊鈞要求親自殿試,眾臣——尤其是內閣——沒有拒絕。

    殿試的前一天,鴻臚寺的官員便開始設置御座、黃案,光祿寺的官員則負責安放試桌、排定考生座位,至於負責印製考卷、準備答題紙的禮部更不消說,總之這象徵著大明最高級別的掄才大典,一切的一切都得是堂堂文官們親力親為,通通不許太監宮女們插手。

    次日一早,寅時都還沒過,夜幕沉沉之下,應試的貢士——也叫“中式進士”——們便在紫禁城宮門前等候,一個個把眼睜得比旁邊的燈籠都亮,興奮的不能自已。

    讀書考試為了什麼?不就為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麼?現在經過多少次大浪淘沙,多少次慘無人道的考試,大明朝的四百精英終於站在了皇帝的家門前,即將完成鯉魚躍龍門的最後一跳,真是想想都激動地渾身發顫,跟打擺子似的。

    而且,不同於之前考試的緊張惶恐,殿試前的氣氛更多的是興奮與躍躍欲試,因為大家都知道,只要別犯傻搞出什麼么蛾子,殿試是不會黜落考生的,只是將會試的名次重排,是個“優中選優”的過程。

    換句話說,哪怕是考得再爛,也能混個榜下即用的同進士,外放個七品縣太爺噹噹。其實這對於很多進士來說,倒比在京裡坐冷板凳舒服多了,尤其對於那些考中的名次比較靠後的同年而言更是如此——畢竟館選艱難,而且就算選中庶吉士,也只是所謂儲相。

    儲嘛……儲十年是儲,儲一輩子也是儲。你當內閣是南城菜場,誰都能進去混一波的?

    回憶一下看看,大明朝開國至今,有多少個殿試前列、館選庶吉士,清貴無比的進士老爺,呆在翰林院喝茶數十年一事無成?

    說實在的,像這樣的京官比比皆是,許多人就這樣混吃等死大半輩子,最後光榮致仕。萬一要是運氣差點,在某次大佬之間的鬥爭中沒有找準位置,成了出頭的椽子,或者被殃及的池魚,直截了當就回了家。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對於絕大多數考生而言,宦海浮沉、仕途兇險,將來最靠得住的,其實就是這幫同科同年了。因此大家這些官場菜鳥得相互通氣,扶持提攜,才能在弱肉強食、鬼怪林立的官場上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