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380章 紓驛路疏(上)

    隆慶五年五月十九,太子伴讀高務實回京銷假。

    事實證明,出門遠行,不僅帶著兩百騎丁很有必要,自身的身份地位也很重要。高務實這一路歸來,託了高拱的福,即便帶著高達兩百人的家丁,沿途驛站也是恭恭敬敬地接待著,絲毫不敢怠慢了。

    當然,驛站雖然肯盡心盡力,架不住高務實這個隊伍實在太大,大多數驛站安排不下這麼多的人和馬匹,只能在附近想法子就近安置。

    不過好在高務實出行的盤纏帶得足夠,每到一地驛站都會主動出錢,並且還比較大方,只需驛站方面跑腿安排,不僅不會虧本,還能從中小賺一筆,也算是拉了不少路人緣。

    當然,高務實如此大方,也不僅是為了一點路人緣,更主要的是通過這些手段拉一下和驛站吏員的交情,然後抽閒暇休息之餘的時間向他們瞭解一下現在驛站的真實情況。

    歷史上有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在明朝末年時,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下令裁撤了全國原有的驛站系統。原本在陝西當驛卒的李自成突然失業,失去生計的他最終推翻了大明王朝。崇禎為了節省區區幾十萬兩白銀,卻丟了天下。

    但歷史的進程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崇禎其實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之前,僅高務實所知道的,明朝就至少有兩次裁撤過驛站系統,之前的嘉靖帝和將來的萬曆帝都曾經或將要幹。

    問題在於,無論嘉靖還是萬曆,都裁出了餘糧,而只有崇禎裁出了個李自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高務實也知道驛站系統花費巨大,是朝廷開支的一項大頭,將來高拱不倒,也肯定是要向驛站系統下手的——說不定他現在就已經在考慮了。所以,高務實覺得自己有必要在回京之前把這件事稍稍摸個底。

    要理解明朝皇帝對各地方驛站的態度,首先就要弄清楚這套系統的運營模式。事實是,如果僅僅把它看一個簡單樸素的官營旅館,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在明朝,真正的驛站其實是一種豪華官方招待所。除了我們通常都知道的郵政和軍事情報傳遞用途外,也承擔著很多其他職能。

    根據高務實向沿途驛站辦事人員的瞭解,按照此時的規定,大部分驛站都擁有二進甚至三進的院子。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朝廷經常有為官員們服務的驛站,其居住條件甚至不會比當地地方官的住所差——路過的官員有不少都比當地官員級別更高、權勢更大,怎麼肯住得差了?

    一座明朝驛站至少擁有大門、鼓樓、中門、前後廳、左右廂房、廚房、庫房、馬房、驛丞宅等設施。大部分標準的驛站,有10間供官員居住的上房,20間供來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廂房,可同時接待幾十名賓客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