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45章 初戰告捷(下)

    由此可見,李貴妃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讓兒子坐穩皇帝寶座,不會出現“主少國疑”的糟糕局面。

    這又反過來解釋了隆慶剛駕崩之時,高拱一句無心的“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居然會導致他堂堂顧命首輔,被兩宮太后以皇帝的名義,直接一道中旨一擼到底,連分辨的機會都不給,就要求立刻去職回鄉了。

    要知道,那道中旨說得可也夠嚇人的: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專。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著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張居正授意而馮保誣告的罪名就不提了,高務實此刻把思路集中在“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上。

    驚懼!這才是關鍵!

    大行皇帝遺詔已經頒佈,皇帝大位已正,君臣分際已定,為何因為高拱一句無心之言,就導致太后皇帝母子“驚懼不寧”?

    原因無非兩點:其一,高拱在隆慶朝便是重臣中的重臣,先帝對其事事依靠,所以高拱的威望在此時簡直如日中天。而前代三楊主政時期,在武宗早崩之後,竟然能越過皇室宗親,定下以朱厚熜為天子這等大事。後來嘉靖繼位,由於政見相左,楊廷和竟然多次直接封還皇帝手詔,拒不發佈和執行,雖然經過一番艱難的拉鋸戰之後,最終是嘉靖贏得了勝利,卻也可以從中看出,在天子年少的情況下,內閣首輔的權力是有多大!那麼李太后生恐高拱真有“廢君另立”的心思,也就不能說是無法理解了。

    其二,馮保能在隆慶駕崩之後立刻成為司禮監掌印,明顯是有李太后在後面推動,而高拱因為馮保相對來說在宦官中屬於比較“有水平”的那一類,與劉瑾當年極其相似,因此一直打壓馮保。這個舉動在高拱看來理所當然,他要防止太監亂政嘛!可是在李太后看來就不一定了——你這是在挑戰哀家!

    因為在她眼裡,馮保是她的人,讓他做司禮監掌印,才能保證大權在皇帝手裡捏著,而不是在孟衝那個“高拱私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