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26章 高戚之會(三)

    炸彈類之後的兩大類,第一大類便是槍炮類了。

    在高務實這個後來人的眼裡,槍和炮完全是不同的兩大類,不過在明人眼裡卻不然,火槍和火炮在他們看來屬於同一大類,只是大小有別。

    高務實也懶得去糾結這種問題,反正在他的計劃中,槍是槍,炮是炮,分界明顯,各自發展。

    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僅僅用了40天時間,便攻下了曾經堅不可摧的君士坦丁堡,一舉結束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統治。那一刻,歐洲人第一次直接受到了“戰爭之神”的震撼,從此開始對火炮產生巨大興趣,並最終發展起來,以之配合航海技術,打開世界殖民之路。

    實際上會下象棋的人都知道,在中國象棋棋盤上有一個能隔山射擊的炮,是個挺厲害的殺手,有了它往往能“隔山打牛”,置敵於死地。不過,如果注意的話會發現,象棋中的炮多為石字旁的。因為古代的“炮”,是由“石”和“包”字組成。根據中國象形文字的原理分析,早期的“砲”字,象徵著用包兜住石塊、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拋擊去殺傷敵兵的拋石機。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打仗時如果距離較遠,或者為了攻城,就可以採用這種遠射武器。具體地講,就是在木頭架上裝一槓杆,槓桿的一端放一塊大石頭,另一端由很多“炮手”用繩子拉著、積蓄一定的彈力,把石頭拋向遠方打擊敵人。

    “拋”和“炮”發音相似,意思也相仿,因此拋石機就是現代大炮的遠祖。但由於當時發射的是石頭一類彈丸,所以開頭古人把它稱作“砲”,後來發明了火藥,人們改用火藥來發射鐵彈丸,於是就有了火字旁的“炮”。

    在大明建立之前,朱元璋的義軍便是當時火器裝備率最高的軍隊,大明建立之後,對於火器的發展也從未停止,其在軍隊中的地位和所佔比例一直都在上升。到了永樂年間,大明甚至就擁有了正式的炮兵編制,隸屬於後來著名的“三大營”之神機營。

    一開始,神機營的主要任務是訓練京衛官兵和“隨駕護衛馬隊官軍”,使用各種火銃及其它火器,從實際而言,其實更像是個炮兵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