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722章 戰後波瀾(十七)節外生枝

    “新的想法”的確是有,但這個想法實際上只是將高務實原先的某些計劃提前了。

    早在“俺答封貢”事件發生之前,高務實就已經確定了以經濟滲透為手段,逐步控制右翼蒙古的計劃。在這個計劃當中,高務實將整個控制過程分解為幾個階段,計劃通過二三十年的時間慢慢同化右翼蒙古,同時也分階段一步步加強對右翼蒙古的控制力度。

    這樣的政治手段不同於軍事征服,講究的不是犁庭掃穴一步到位,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在對方不易察覺或者不認為有重大危害的情況下逐漸推進。

    這種手段在中國曆代至今都被稱之為“蠶食”,而在後世西方話語體系下則被稱之為“薩拉米香腸戰術”或者“切香腸戰術”。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溫水煮青蛙”。

    這種戰術如果要舉個例子,就好比是你去熟食店,讓老闆給你切十塊錢的香腸片。老闆切完了,等你付錢。這時你說,再切一片吧,老闆,再切一片有什麼關係呢?

    老闆想了想,確實沒什麼關係,就多給你切了一片。但你又說,老闆,再切一片吧,再切一片有什麼關係。

    老闆當然不高興,但現在有些騎虎難下了,畢竟你還沒付錢呢。此時他鎖定在與你的交易中,多切一片,交易還能完成;不多切這一片,你不買了怎麼辦?切下來的香腸片又沒法賣給別人。於是他硬著頭皮又給你切了一片。

    然而你居然又說,老闆,再切一片吧,再切一片有什麼關係。好傢伙,當然有關係啊,這麼下去我這買賣到底賺錢還是虧錢呢?

    然而老闆已經泥足深陷,無法自拔,他甚至可能想,這筆生意做完雖然可能虧了,但或許以後會因為“好說話”而得到一位常客,從長遠利益上而言說不定賺了呢?於是,就這樣一片片割肉,直到切光整隻香腸——這就叫作切香腸戰術。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在所有佔人便宜的戰術中,它是最有效、最無法抵抗的。它先把對方鎖定在交易中,然後無情地、一點點地拿走全部利益。

    “鎖定”和“一點點”是這個戰術的兩大關鍵詞:如果不鎖定對方,當然不可能成功,因為對方可以在一開始就選擇拒絕;如果一開始就亮明意圖提出最大的要價,顯然也不可能,因為對方可以一次性衡量交易的利弊,發現弊大於利,當然也會立刻拒絕。

    高務實的同化右翼蒙古計劃,就是典型的切香腸、蠶食戰術。他一開始只是依託俺答封貢,合情合理合法地與土默特開展邊境貿易,貿易品類有限,只能滿足土默特的基本所需。

    等土默特人得到了好處之後,高務實開始逐漸擴大出口產品的種類,從基本生活物資開始提升檔次,中高低端日用品全面覆蓋。衣食住行除了“行”,前三項幾乎被大明方面包圓了場。甚至就連“行”,大明也在向土默特出口馬鞍——還是以高檔馬鞍為主。

    緊接著便是推進喇嘛教的全面鋪開[注:因政策限制,此處不細談],總之蒙古人因為取消了薩滿教的牲祭、牲殉等活動,在生產力損耗方面進步明顯,獲得了更多可以用於賣給大明的貨物。

    由此,大明北方獲得了較大數量級的廉價肉食,土默特與鄂爾多斯獲得了保障生活的各種日用品,雙方民眾都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政權之間的依存度也變得更高。

    然而,雙方的依存度本身並不處於同一水平。簡單地說,土默特與鄂爾多斯對大明而言屬於錦上添花,反之大明對於土默特與鄂爾多斯屬於雪中送炭。土默特與鄂爾多斯的經濟基礎開始與大明強勢綁定——此即前文提到的“鎖定交易”。

    “鎖定”完成了,“一點點”如何體現呢?

    第一階段中,高務實只是依靠京華商社進行貿易,後來做了一個小試探:通過交易方式讓土默特派出恰臺吉所部保障大寧城與關內的補給線——這已經牽涉到了軍事,但土默特方面接受了,也就是默許了第一次切香腸。

    於是便有了第二階段的遼南之戰中,土默特出兵東進威脅察哈爾一事;第三階段西北之亂,高務實出兵西北的第一步便是懲罰鄂爾多斯,而土默特方面再次接受切香腸,大舉出兵協助平叛;第四階段更不必說,先是去年出兵東進但捱了察哈爾一棒子,今年再次聽命於高務實,配合他完成了察哈爾、外喀爾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