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675章 伐元(廿九)疑雲

    不過此次李如松幾乎將李家軍最精銳的騎兵家丁全部調動起來出征,總數高達三萬餘、將近四萬鐵騎,居然還能保證二人五馬,這就很強了。充分說明李家軍此時家底之雄厚,以及李如松本人豪擲千金為爭勝的個人風格。

    葉邦榮也是有些咋舌,但感嘆歸感嘆,他還是很快回答道:“一般騎兵部隊正常行軍,在中途未發生交戰、未發現周圍有敵的情況下,通常腳程在四十至六十里左右。

    考慮到李總戎所部配置的馬匹更為充足,且當前正值秋草肥厚之時,那他所部正常來講就能跑到八十里。

    而如果李總戎正如經臺所料,不顧戰馬秋膘、過度用馬的話,他一天走百二十里,甚至再過分一些,走上百四十里也是可能的。”

    高務實納悶道:“只有百二十里或者百四十里麼?本部堂此前研究過二百年前的蒙古西征,他們甚至能在較長時間裡保持每日行軍百八十里,這其中差別是如何產生的?”

    “蒙古西征時行軍竟然如此之快?”葉邦榮看來反倒不瞭解這些,不過他想了想,很快找到了答案,恍然道:“哦,那可能是因為當時蒙古人是純粹的輕騎,戰馬幾乎全無具裝。另外蒙古人當時馬匹極多,這和咱們區別頗大。

    經臺可能不知道,蒙古人是帶著馬群一起走的,他們擁有的戰馬或許和咱們配置得差不多,但挽馬之多卻遠遠不是天下任何一支騎兵所能媲美。”

    與戰馬供人騎乘作戰不同,挽馬是用來運送物資的,甚至包括牽引炮車、輜重車。因此挽馬需要的是耐力和力量,而不是靈活性之類。挽馬中又細分為重挽馬和輕挽馬,此時葉邦榮口中的挽馬大抵應該是指輕挽馬,即幫蒙古大軍馱運盔甲武器的那些。

    由於蒙古人的挽馬數量極其龐大,每匹挽馬所需要馱運的物資平均量不大,於是也就不怎麼影響速度,故蒙古大軍萬里西征之時能夠做到高速行軍,在這一點上可謂天下無人能及。

    李如松部的馬匹配置再豪華,至少挽馬這一塊肯定不能和兩百多年的巔峰蒙古相比,因此一日百八十里(180裡)是不大可能的。

    不過百四十里在現如今而言,那也是一個極其誇張的速度了。葉邦榮甚至覺得,即便是此時的圖們大汗,除非是亡命而逃,否則也不大可能超過這個速度。

    高務實聽他一番解釋,心裡算是有了底。他望著堪輿圖看了一會兒,心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來:這次若是歸化城沒有被迅速攻破,只要拖個七八天左右,搞不好又會形成一個三路合圍之勢。

    若是真出現這種情況,不知道圖們汗——或者說布日哈圖——又會如何決斷呢?

    打?

    如果能打,之前察哈爾部就不會連察罕浩特都不要了,反而選擇直接離開。

    不打?

    原先左翼蒙古的地盤現在都被放棄了,再不打的話察哈爾人還能跑去哪啊?

    更何況一旦在歸化城周圍完成三路合圍,手裡依然有兩萬精銳的鐘金哈屯會是什麼反應?如果她選擇出城,配合三路明軍直接將察哈爾人堵死在歸化,那察哈爾部這次豈不是插翅難飛了麼?

    如此生死存亡僅在一線之間的局面,以布日哈圖之智,難道就沒有任何預計?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zdzdzd”、“曹面子”、“雲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接通知,明天要送孩子返校再次進行額外的核酸檢測(他們前兩天檢測過一次),我預計小區可能也會再次核酸檢測。個人覺得這波疫情可能危險性還挺大的,之後的抗疫工作或許還有不少需要配合的時候。

    配合抗疫當然是應該的,不過這對更新或許會造成影響,因此提前通知一下。如無影響或能克復則更新照常,如出現影響則今天就算是提前致歉了,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