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658章 伐元(十二)御前

    倭寇船小,若是行船於海,原是慢於緝私艦隊之戰船的,但因為進入長江海風驟減,緝私艦隊的大海船反倒比倭寇賊船慢了一些,故追擊效果難免不佳。

    而鎮海衛獲知消息之後只能就近從福山巡檢司派出兩艘小型戰船匯合緝私艦隊戰船一併追擊,因此三艘官軍戰船隻能尾隨,距離倭寇賊船越來越遠。

    好在天不佑賊,不久之後之後颳起大風,緝私艦隊的大海船速度提高,最後才出現了倭寇襲擊秦淮河上漕軍不過半個時辰便被追上的官軍三艘戰船攻擊,不得不放棄繼續搶掠、燒船等惡行,奪路出逃之情形……”

    朱翊鈞伸手製止他繼續往下說,而是問道:“朕問兩件事:其一,崇明縣在長江口之中心,大司馬說那些倭船由島南駛入,是否意味著他們來自蘇松或者浙江方向?

    其二,倭寇行事曆來以財帛為目的,朕聞如今上海港繁榮興盛不亞於南京,倭寇何以捨近求遠,不去上海港卻去南京?須知南京不僅城防堅固,且當時漕軍聚集,足有二三萬之多,倭寇人數不及漕軍十一,何以如此狗膽包天?”

    周詠答道:“臣曾聽大司徒介紹,得知倭寇來我大明需趁風勢、洋流,故從倭國前來,多半會漂流至浙江一線,此次出現在崇明島南倒是不足為奇。

    我大明海防之堅本不必細說,但江浙沿海已多年不曾再遭遇倭寇侵襲,平時巡海又有固定時間,倭寇但凡有一二內線,必能躲過我巡海艦隊。但此中的確有一個疑點,即江浙沿海除了我水師巡海之外,本有無數商船幅軸往來,此次竟無一船發現賊蹤並上報,著實有些異常。

    至於倭寇為何不曾襲擾上海港而去南京……為何去南京現在並不清楚,但倭寇襲擾上海港卻是有道理的。皇上,上海港乃是京華私港,港口岸防力量頗強,有海防一號炮十二尊,二號炮三十餘尊。港口內也常年駐泊大量海船,其中京華的載炮武裝運輸艦就有許多,倭寇船小人少,去襲擾上海成功的幾率極低,不僅無利可圖,甚至遭到強力打擊。

    至於南京,此番漕軍匯聚,漕船數百,船上載貨無數,利益巨大,足以羨煞倭寇,令其垂涎欲滴。而漕軍不善作戰,數十年前曾多次被倭寇以極小代價掠走大量貨物,因此倭寇不怕漕軍。

    臣以為,眼下的問題不在於倭寇為何敢去南京,而在於倭寇何以知曉南京彼時有大量漕軍船隻停靠——據臣所知,江南漕船此次匯聚南京,乃是出自漕運總督舒應龍的命令。”

    朱翊鈞目光一凝:“大司馬是在懷疑舒應龍?”他此言一出,申時行與王錫爵都忍不住皺眉,心裡盤算怎麼應對這樣的質疑。

    但不料周詠這次的表現非常“公正”,沒有承認這一說法,反而道:“皇上誤會了,臣的意思是舒應龍身邊或是漕軍內部有人告密。”

    其實並非周詠不懷疑舒應龍,而是他自認說話沒有高務實管用,而且也不是言官,不能在沒有事實根據之前隨意“風聞議事”,因此話不能說死。

    對他而言,舒應龍有沒有問題關鍵在於能不能查,只要說他身邊可能有倭寇細作,那就能回頭去查,這時候順便查一查舒應龍本人也是不奇怪的。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和書友“影襲年”對高務實的打賞,謝謝!(話說對高務實的打賞是怎麼回事?)

    感謝書友“klauszx”、“myzen0915”、“雲覆月雨”、“胖帶紙”、“流光劍語”、“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