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901章 為白人至上主義而戰?(二)

  就在他無助思考的時候,就聽霍夫曼先生繼續說道:“我還聽說,中國很可能在近期要對西海岸的工業設施進行轟炸。從現在的情況看,美國海軍與空軍很可能阻止不了這些轟炸。

  弗朗明戈議員。如果真的出現了轟炸,您認為企業家們會怎麼看待?您在財政委員會,我很想知道,您對於美國戰爭債券接下來的走勢怎麼看。”

  提到錢,弗朗明戈只覺得背後一陣寒意。美國經濟到現在為止,從數據上非常好。充分就業拉動了收入,再加上大量徵兵,工人工資在提升。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飆升的國債基礎上。到現在為止,美國的國債已經接近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的75%,而且還在快速提升。

  當下最大單項支出是噴氣式戰鬥機採購。一架f86噴氣式戰鬥機價格為40萬美元。面對中國鋪天蓋地的戰鬥機,美國政府已經採購了一萬架。根據軍方的需求,採購數量很可能到3萬架以上。單純的戰鬥機價格就達到了120億美元。

  再加上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以及彈藥與零配件數量,3萬架戰鬥機的總支出在240億美元左右。

  海軍為了補足艦艇,又花了180億美元。雖然徵兵2200萬,但是其中1700很多隻接受了基本訓練。並沒有給這麼多軍隊提供裝備。現在這些軍隊很可能要全面武裝起來。

  就算是按照摩托化步兵師的規模武裝,平均一個美國士兵需要一萬美元的裝備錢。這就是1700億美元。

  三項加起來,美國政府需要支出2120億美元。而美國1943年的全年工農業生產總值大概是2900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國債規模很快就要達到美國年工農業總產值的150%以上。

  在這種時候,如果西海岸的工業區被炸燬,美國工農業總產值會驟降。國債數量還得暴增。而洛克菲勒財團的主要業務之一是開採石油與石油冶煉,如果西海岸的工業區被摧毀,還會直接影響美國的能源供應,引發連鎖反應。

  想到這裡,弗朗明戈眾議員突然就冷靜下來。因為中國既然在動手之前通過洛克菲勒財團釋放信號,肯定有中國方面的考慮。弗朗明戈眾議員問道:“中國想要什麼?美國絕對不可能選擇投降!”

  “中國希望美國退出戰爭。”霍夫曼給出了中國的要求。雖然霍夫曼本人帶了消息給他支持的眾議員,霍夫曼·施密特本人一點都不想退出戰爭。他覺得拼個魚死網破的話,中國未必能征服美國。

  然而那種戰爭已經是滅國級別的戰爭,中國在摧毀了美國工業後,將以現代軍隊的裝備在整個美國對各州的游擊隊進行圍剿。那必然如南北戰爭種北方的謝爾曼將軍搞的焦土政策那樣,徹底摧毀美國。即便中國最終退出美國,美國也會被徹底毀了。或許100年都沒辦法恢復過來。

  洛克菲勒財團的代表在與中國方面聯絡時詢問過,如果美國堅持戰鬥到底的話,中國要如何。中方的回答非常簡單,“那就打到美國希望的程度。”

  對於這樣的態度,洛克菲勒財團戰略分析人員最初還是不太相信。但是隨著北美西海岸戰役的進行,中國軍隊表現出的堅定戰鬥意志以及冷酷的戰鬥推進,讓洛克菲勒財團終於選擇放棄了所有幻想。

  弗朗明戈眾議員此時發現自己已經沒什麼好問,他終於冷著臉問出了關鍵問題,“中國人想讓我做什麼?”

  “中國人希望議員不要阻止任何和平的提案。”霍夫曼答道。

  “難道只有這點麼?”弗朗明戈眾議員有些不解。

  霍夫曼無奈的嘆道:“唉……到現在為止,中國方面只是希望議員們不要阻止和平提案。”

  這話說出來,霍夫曼自己也不信。因為歷史證明了,何銳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所以當何銳提出過分要求的時候,肯定已經準備了極為過分的手段以備使用。在達成目標之前,何銳是一個無比殘酷的人。如果敵人不低頭,何銳就會乾淨利落的斬落敵人的首級。

  此時的華盛頓特區,國務卿赫爾在與來訪的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就是否與蘇聯媾和進行商討。裡賓特洛甫得到了曼施坦因這樣的戰略家給出的建議,所以他態度非常誠懇的表示,“如果想消除德國東方邊境的威脅,蘇聯還需要繼續被削弱。否則,蘇聯的所有承諾都有可能是假的。國務卿先生,您是知道佈列斯特條約的事情吧。當年參與這個條約的斯大林就是現在蘇共總書記。”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佈列斯特和約,全稱《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蘇俄政府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佈列斯特)簽訂的和約。

  條約中,蘇聯做出了巨大讓步,割讓了大量領土,並且給與德國賠款。最初,條約內容被蘇共中央內部否決,最終列寧以其個人威望使得同志們接受了他的要求。

  1918年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

  3月3日,佈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按照合約,蘇俄割讓323萬平方公里領土,賠款60億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但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了喘息的時間。

  德國戰敗後,於11月11日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蘇俄政府立即於11月12日宣佈廢除此條約,使得該條約的內容實際上成了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