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96章 中場會談(二十四)

  雖然英國並沒有在伊朗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但是英國代表在蘇聯外交部人員面前提及伊朗問題的時候,內心的焦慮並沒有被掩藏的很好。至少在莫洛托夫與英國特使會面的時候,英國特使表現出昂撒人特有的威脅模式,好幾次提及蘇聯的巴庫油田就足以供應蘇聯所需的石油,蘇聯並不需要伊朗石油。

  這話聽著沒問題,但是提及蘇聯巴庫油田就是一種威脅。蘇聯早就得到了英國從張伯倫當首相時期就制定的“大雷雨計劃”。這個計劃中,英國從中東機場派飛機轟炸蘇聯的巴庫油田,摧毀蘇聯原油生產。

  如果是以前,莫洛托夫肯定會感受到一點壓力。現在可就不同,英國所有在中東的飛機根本無力應付中國的壓力,更別說威脅蘇聯的巴庫油田。

  與英國特使相比,李潤石態度溫和,用詞友好,整個人顯得從容不迫。看得出,中國現階段即便談不上勝券在握,至少也沒有感受到沉重壓力。

  宴會結束,雙方友好的約定明天上午10點再見面。莫洛托夫回到住處,就看起資料。蘇聯的經濟模式與中國完全不同,所以蘇聯沒辦法根據蘇聯經濟模式系統評估中國的戰爭支出。

  莫洛托夫只能根據蘇聯外交部情報分析部門根據中國的政府報告所說的數據得出的判斷。中國政府表示,現階段中國稅收達到了工農業總產值的30%。如果是蘇聯這麼做,由於蘇聯工業都屬於國家,命令30%的工業產能生產軍事用品,並且直接下令徵收30%的農產品就行。

  中國則是與歐美一樣,採取了貨幣作為手段。徵收的稅金在中國國內市場上購買產品,中國的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通過招標獲取訂單。而且中國政府還要求,獲得招標的這些企業在戰爭中的利潤到了一定程度後,多餘的利潤將直接被徵收進入國庫。

  以蘇聯的經濟模式看何銳政府的手段,大有“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蘇聯始終不認為何銳政府是一個共產黨政府的原因之一。中蘇兩國的經濟模式差距極大,而且是在根本上的巨大不同。如果蘇聯承認何銳政府是共產黨政府,那麼蘇聯也完全可以承認歐美國家也是共產黨政府。

  莫洛托夫並不主管蘇聯意識形態工作,此時看報告的重點是中國的戰時經濟情況。中國政府公佈的報告不僅僅有稅收,還有就業數據,工業與農業數據。這裡面讓莫洛托夫最關注的是中國城市人口竟然達到了4億。參與工業企業生產的人口高達2.1億。

  2.1億在工業企業生產的人口是個啥概念呢?整個歐美加起來,工業企業就業人口也沒有2.1億。若是把蘇聯也算同盟國一方,同盟國才有2.1億在工業企業就業的人口。

  莫洛托夫怎麼看,都覺得這個數字有問題。中國有6.8億人口,在國內沒有總動員的情況下,勞動就業是男性55%,女性55.3%,這在全球已經是極高的比例。如果這個數字是真的,中國除去沒有參與勞動的老人、在讀學生以及兒童,基本上都就業了。

  蘇聯從沙俄時代就是世界頂級列強,工業水平並不差。蘇聯也搞了20年社會主義,對於就業有一定研究。蘇聯國土面積是中國的一倍,人口是中國的25%,就業率也未必有中國這麼高。中國這麼超高的就業率怎麼看都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