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68章 誰是黃雀(十八)

  兩相比較,中國維持戰爭的成本比美國低多了。根據最不利的評估,中國維持太平洋戰爭的成本只是美國的一半。鑑於中國的工業實力不遜色於美國,軍費與美國差不多,令一半戰爭費用讓中國在印度洋肆意妄為。

  美國在太平洋已經竭盡全力,沒有在印度洋大量投放力量的餘力。本該在印度洋抵擋中國的英國軍隊則接連遭到了可恥的失敗。最近最可恥的失敗就是面對不到3萬的印度本地起義者,10萬英國本土白人軍隊居然久攻不下。

  英國佬對此做出瞭解釋。孟買城內的2萬印度本土烏合之眾根本不足為據,10萬英國本土軍隊之所以打不進孟買,完全是因為10萬英軍每天都要遭到數千架次中國戰鬥機的轟炸,著實自顧不暇。

  美國能理解英國的痛苦,因為美軍動輒就與數百上千架中國戰鬥機交戰。如果不是美國工業實力足以與中國對抗,美軍早就崩潰了。

  羅斯福沒有觸及具體的戰爭問題,這本就不是他的職責所在。羅斯福從戰略上提出要求,“將軍,現階段我們必須堅守防線。為接下來的反攻爭取時間。”

  “總統先生,現階段我們必須靠更多的裝備對抗中國的攻勢。”尼米茲答道。美國從1938年就全面開始備戰,按照計劃,到1943年,美國海軍將擁有48艘以上的大型航母,10萬戰鬥機。這個準備真的非常充分,但中國的準備明顯更充分。美軍很難對抗中國航空兵的優勢。

  羅斯福看向被稱為“影子總統”的總統特別助理,助理當即說道:“現階段已經有6艘航母即將服役。最多3個月,我軍航母數量就可以達到36艘。在1943年6月前,可以達到48艘。”

  尼米茲不想欺騙任何人,便答道:“總統先生,我現在非常認同麥克阿瑟將軍的看法。中國的戰役目標並非擊敗我軍,而是消耗我軍。我軍的後勤壓力,導致我軍再消耗戰方面居於劣勢。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具備兩倍於中國的裝備,能否提供大量潛艇來切斷中國的航線,削弱中國的後勤優勢。”

  對於尼米茲提出的要求,羅斯福並沒有反對,也沒有贊同,而是繼續就美軍能否守住航線提出要求。羅斯福要負責的是戰略問題,只要戰略正確,損失一個方面軍,損失幾支乃是於十幾支航母編隊,生產更多裝備,徵召訓練出更多軍隊填進去就可。

  但是戰略一旦失敗,不管多少裝備人員填進去都是白搭。歷史上真的沒出現過戰略失敗後靠戰術勝利扭轉戰爭的先例。對歐美來說,他們不愛用楚漢相爭的案例,而是熱衷於漢尼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