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56章 誰是黃雀(六)

  能夠乘坐飛機的這些人同樣很尊重軍人,但是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戰場上面對危險。李潤石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因為中國是義務兵役制,所有青年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只是中國軍隊數量有限,在戰爭期間也只有優秀青年才能從軍。等到戰爭結束了,中國軍隊規模再次回到百萬左右,從軍的門檻會非常高。

  出了機場,駛過高速公路,就見道路兩邊的工業區邊,巨大的發電站噴吐著白霧。隨著中國工業發展,以前豎著高高煙囪,冒煙吐火的老式發電站已經被巨大的帶一定傾角的圓柱發電站替代。這些發電站的頂部不再是濃濃的黑煙,而是白色煙霧,散發的硫化物氣味也大大降低。

  加上城市建成的上下水系統,以及汙水處理系統,城市生活品質高速提升。已經全面勝過鄉下的生活條件。

  李潤石作為核心成員,知道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全民社保。這是一個耗資巨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如果中國無法贏得解放世界的戰爭,中國肯定拿不出錢來建設這個體系。想到這個問題,李潤石又生出對何銳內心複雜程度的感慨。

  對中國舊時代的上層來說,何銳是施政十分苛刻的雄主。對於中國產業階層,何銳是令他們痛恨又期待的國家領導者。對於中國人民,何銳則是讓他們歡喜又難受的勞動人民的一員,以及中國先鋒隊的領路人。

  這並非是何銳刻意營造出的形象,在李潤石看來,何銳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非常傲慢。何銳的傲慢並不是看不起人,而是何銳堅信自己掌握了現階段最正確的生活方式。李潤石好幾次與何銳交過心,他發現何銳從不相信有救世主,也不信神仙皇帝。想獲得人類的解放,只能靠人民自己。

  所以不管是稱頌或者反對的意見,都影響不到何銳的政策決定。何銳靠著他掌握的巨大的政治影響力,殫精竭智的將中國乃至於世界變成何銳期待的模樣。

  由於何銳是要將世界推進到下一個時代,所以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其實理解不了何銳,哪怕是何銳最熱愛的人民也理解不了何銳的理想。

  面對人民的時候,何銳的看法極端務實。人民有沒有接受教育,人民在青年時代完成教育後有沒有獲得就業機會,在工作後有沒有繼續接受成人教育。再加上醫保與社保,以及讓人民有更深刻參與到社會化大生產的機會。

  在何銳看來,人民必須接受過“國家是處於優勢階級的統治工具”,“法律是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中國決不能階級固化”在內的政治經濟教育。之後,人民就要通過勞動來獲得自身的發展。國家要提供的是託底的保障,而不是滿足情緒的福利。

  如此超級務實的態度,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現在還算可以,因為付出的確得到了回報。但是李潤石認為這種態度過於務實,理想性不足,沒辦法給人民指出未來的方向。

  在與何銳的交心中,李潤石發現了何銳的另外一種傲慢。何銳很清楚現行政策的問題,但何銳堅持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全球解放,建起一個公平的國際秩序。到了這個階段,中國就可以從優先考慮效率的階段轉向優先考慮公平,確定中國意識形態理想的新階段。

  李潤石確信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何銳的態度明顯有種主觀期待凌駕客觀現實的嫌疑,即便李潤石非常欣賞何銳對於政治經濟的深刻認知,認同何銳的看法沒有錯。但是這種態度在李潤石看來依舊過於傲慢。

  不過這種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的傲慢也未必全是壞事,至少何銳在面對原則問題的時候不會退讓。既然何銳的目標是讓中國人民過上現代工業化的生活,那麼何銳就不可能讓人民放棄讀書,而提前去工作。

  事情與李潤石想的差不多。何銳聽完了報告,就立刻給總理吳有平打電話。很快,吳有平就到了何銳這邊,聽完了何銳的問題後,吳有平只是愣了一下,就用何銳這邊的電話請經濟部長到這裡來。

  經濟部長聽了此事,神色有些許變化,他解釋道:“主席,現階段勞動力匱乏的問題很嚴重。而且徵兵中徵召的都是優秀青年,勞動力效率也是很大問題。”

  何銳問道:“提升勞動力效率的手段不該是教育麼?國內並沒有進行總動員,難道經濟運行非得依靠童工?普通民眾連學習的機會都要被剝奪麼?”

  經濟部長一時無語。而何銳繼續說道:“我非常認同李潤石同志的看法,生活方式必須是一以貫之。學業都沒完成,就去工作。這個口子一開,群眾怎麼看?我知道不少人說,群眾覺得養學生太花錢,太難。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是光去講道理,而是要發揮強制,非得讓學齡的學生完成教育!只有讓人民認識到必須讓孩子完成學業,那種絮叨才會變得毫無意義,最終被群眾放棄。”

  經濟部長聽完這話,知道何銳不可能改變看法,當即答道:“主席,需要更多預算。”

  李潤石覺得經濟部長貌似有點不夠誠懇,預算這種事情只要一提,大部分領導都會覺得麻爪。錢難掙,屎難吃,自古如此。從追求效率的角度來看,先把錢掙到手,再說花錢,是理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