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00章 爆發(一)

  古德里安參加過一戰,德軍在一戰中就完成了炮術射擊表的炮兵技術。每一門火炮在出廠前完成各種試射,根據這門炮本身的參數制定了屬於這門炮的炮術射擊表。在炮擊的時候,只要將火炮扎穩,調平,就可以根據氣候(晴天或者雨雪天),空氣溼度、風速等參數,與本門火炮的炮術射擊表參數,算出來射擊諸元后直接開炮。

  這種設計精準度相當不錯,所以炮兵們可以迅速開炮,譬如“三發速射”……

  眼見已經兩發炮彈落地,按照德軍的射擊習慣,指揮車的位置會是第三發的落點。古德里安大聲對著司機吼道:“快開車!立刻開車!”

  司機雖然從軍數年,行駛里程上萬公里,第一次真正上戰場的他依舊是個新兵蛋子。遭到炮擊的惶恐中又聽到軍長一聲怒喝,司機下意識的一腳油門上去,指揮車直直的竄了出去,行駛了不到200米,車輪一滑,指揮車就扎進了右前方的溝裡。

  古德里安運氣不錯,沒受傷。等著一輪胡亂炮擊結束,他立刻跳上裝甲部隊派來搜尋他的輕型坦克,先回到第三軍重炮部隊,把炮兵指揮官批頭罵了一頓,接著要他反覆大聲說了三遍,“沒有得到軍部命令,決不許開炮!”這才上了更換的指揮車。

  雖然身後是裝甲洪流,古德里安依舊如同古代率先衝陣的將軍一樣,親自在最前面。之後的戰鬥就輕鬆多了,德國前線空軍以及摧毀了波蘭軍隊的炮兵陣地,而德國裝甲兵們並不硬衝波蘭軍隊堅固的防禦陣地,而是從薄弱處實施突破。即便與波蘭野戰部隊發生遭遇,野戰部隊攜帶的武器也無法擊破德國坦克的裝甲。德國裝甲部隊一個衝鋒就將野地裡行軍的那點波蘭軍隊擊潰。

  這一路上還遇到了一支波蘭軍隊的炮兵隊伍,德軍坦克輕鬆就摧毀了敵人。戰鬥中,波蘭炮兵只有兩門炮有過開炮機會,但開了一炮後,就被衝上來德國坦克一炮擊毀。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何銳是在8月3日才得到的消息,因為8月3日,英法都向德國提出了愛的美敦書,“diediamaden”,英法都向德國提出,如果德國不退出波蘭,英法都將向德國宣戰。

  對此,希特勒完全不在意。8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

  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上帝應該饒恕我們。”

  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8月4日,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希特勒在火車上其實不太理解英法的態度。在英國的催促下,1939年78月29日,德國發布了最後一次的外交聲明,德國政府宣佈,除了要保護波蘭的德國少數民族外,德國還要收復但澤以及波蘭走廊(先前希特勒僅要求於走廊建立高速公路,現要取得走廊全境)。

  裡賓特洛甫告訴英國特使,前來的波蘭全權代表必須在一天的時間內抵達柏林來簽署一項協議。英國的張伯倫內閣仍為可以繼續進行談判而感到高興,但若考慮到德國規定波蘭全權代表要在限時一天的時間裡抵達,這個難以達成的限時行動也意味著此為德國的最後通牒。

  1939年7月30日至1939年7月31日間的凌晨,裡賓特洛甫向英國大使宣讀了德國的十六項要求,而當英國大使內維爾·漢德遜要求將文件副本轉交給波蘭政府時,遭裡賓特洛甫拒絕,理由是“波蘭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達。”當波蘭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於當日中午抵達柏林、求見裡賓特洛甫時表示,波蘭願意考慮與德國進行談判,但他也承認自己沒有全權能簽署任何協議,裡賓特洛甫便將他趕走。

  德國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英法兩國,尤其是英國好歹應該感受到德國的善意了。德國的要求非常簡單,波蘭只要接受加入德國陣營,所有問題都可以解決。但是波蘭既然不肯加入德國陣營,那麼德國的選擇只剩下“毫無波蘭”一個選項。

  光子在日本受到了極大的宣傳。對於日本上層來說,一個初中畢業後上了女子高中,女子高中畢業後上了帝國東北大學的女大學生,那就是日本上層的自己人。一個日本上層的自己人嫁給了中國的領導者何銳,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娃,更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

  當光子向日本東京造船廠承接的中國戰列艦下水儀式中,向戰列艦拋出了香檳酒瓶,日本到底要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已經不問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