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99章 都得站隊(四)

  在脫離了基層勞動,進入管理層的,誰承擔最重要的具體工作,誰就站C位。如果都是純管理層,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就輪到何銳站C位。這至少是何銳政府的拍照構圖規則。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拍完照,已經等的有些急的通訊秘書趕緊上來遞上電報。這是外交部的電報,蘇聯政府剛向中國發來消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已經簽訂。何銳看到電報裡絲毫沒有提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是否存在密約,忍不住想冷笑。

  如果這次斯大林派遣特使來,告知何銳密約內容,中國政府也只能接受。既然斯大林不說,以後這件事可能就會導致些結果。因為世界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印象太深刻,導致一戰打成那個結果的外交原因,就是各國簽訂了大量密約,導致根本沒辦法判斷局面。所以一戰後,列強之間在密約方面達成了一致。任何密約,會被視為簽訂密約的兩國對其他所有國家表達的敵意。

  蘇聯一直想與中國簽訂密約,何銳始終避開。就是因為何銳不想在外交方面遭受到任何指責!

  參觀完航母,何銳直奔機場,帶著光子和光子的兩個娃,一起前往東京。中國海軍建造計劃中,日本拿到了兩艘戰列艦的訂單。這個消息是公開的,哪怕是會讓美國抗議,中日之間也不去搞密約。

  前來採訪這次下水的歐美記者數量相當多。對於記者們來說,如果能夠從更多細節中得到關於東亞整軍備戰的消息,對於自己的記者生涯來說非常有價值。

  凡是比較有水準的記者都在準備自己的問題。記錄信息的小本本上是最近美國的軍備建造內容。美國在38年通過《兩洋海軍法》,配合美國政府的赤字經濟政策,美國經濟開始快速增長。

  但是發展的並非造船業,羅斯福總統的特別助理霍普金斯從1938年開始,整頓了美國軍用車輛製造,航空公司紛紛得到了政府招標,美國政府根據能夠收集到的各國最新式戰鬥機參數,向美國海空業提出了招標內容。凡是能夠拿出符合參數的美國飛機設計公司都可以參與投標,有能力製造飛機的美國航空業可以組建各種公司參與飛機制造。

  對於這些需求,美國政府給了回答:“這些都是防禦性武器,是美國為了保護美國本土而不得不採取的手段。”

  飛機、軍艦、大炮都是防禦性武器。美國記者表示,美國政府的回答聽起來很奇怪,仔細想想就更奇怪了。

  同時,美國政府通過了新的徵兵法。21歲到35歲的美國公民必須進行兵役登記,而登記在冊的人員以抽籤的方式決定自己是否去服兵役。法案規定,除了戰時,公民只需服一年兵役就可轉入後備役,一次徵兵最多90萬人。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根據記者們與一些軍事專家的分析,兵役法是是在為戰時儲備更多後備役兵員。因為和平時期美軍服現役兵的時間只有1年,這1年兵役期結束後,大量的現役軍人就轉入預備役人員。如果爆發戰爭,美軍就能徵召大量預備役人員入伍參戰。

  按照美國政府的這個規定,美國等於是每年新增了90萬兵源。兩年後就能有270萬。如果突然爆發戰爭,美國政府除了預備役外,還有大量老兵可以重新徵召。並且通過人口調查,額外增加徵兵數字。美國在兩年後可以讓兵力達到400萬以上。雖然大量新兵們的戰鬥力不知道如何,但400萬以上的部隊的確是一支龐大的軍事武裝。尤其現在已經開動的軍備生產,美國新兵們拉上戰場就可以去打仗。

  能夠分析清楚這些的不僅僅是記者,共和黨議員,以及孤立主義的美國政治人物們紛紛出來表態,要求羅斯福政府出來解釋。對於美國孤立主義者來說,歐洲大戰中,美國年輕人流了那麼多的血,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孤立主義者並不想讓美國捲入戰爭。

  美國記者們當然得知了亞洲同盟的擴軍計劃。東亞同盟的理由很簡單,美國大造艦隊,東亞地區各國是被迫應對。這樣的解釋是把責任推給美國,但是這些解釋在美國記者看來,是明確無誤的表達了用軍事行動解決政治與國家安全顧慮的選擇。

  歐美記者們在東京等待著,猜測著中國會派誰來。就在記者們聚居的旅館走廊裡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跑動聲,有人用英語高喊一嗓子,“日本政府公佈了消息,何銳主席要到東京了!”

  這消息肯定藏不住,先看到消息的歐美記者索性也不藏著。聽到消息,記者們紛紛衝出來,有的詢問,有的直接去外面報攤上查看。果然看到最新的號外上寫著,“中華民國主席何銳閣下攜光子夫人抵達日本,將在明日參加戰艦下水儀式!”

  即便只是何銳前來,就足以震動整個日本。何銳主席攜夫人光子一起前來,無疑是要表達中日友好。

  雖然這個時代早不是和親的時代,但這個人是何銳,而不是普通的專制君主。他娶了光子的事情在日本平日沒什麼人提,可此時在日本人民的感覺中是大大不同的。這意味著處於強勢領導地位的中國並不歧視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