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82章 明確的未來(九)

  最後司機說道:“葉處長,我還記得位置,而且周圍的人好像認識這個小孩。我們找法國警察局,肯定能問出來。”

  葉聖陶無奈,只能聽了司機的建議。出了門,驅車前往法國當地警察局。當地警局一聽葉聖陶的身份,立刻極為重視,“葉處長先生,請您放心,我們會連夜的查清楚。明天我們就會給您一個交代。”

  葉聖陶謝過後又叮囑道:“明天請一定帶我去這孩子家裡。”

  “放心,放心。我們明天一定帶您去。”法國警察局的局長是個法國人,他滿口應承。說完,法國局長又說道:“為了找到您想找的人,把您的司機留下幫我們一下好麼?”

  葉聖陶雖然不準備讓司機承擔這筆費用,卻覺得也不能便宜了這傢伙。錢不用他賠,那就至少好好出力,不要搞錯了人家。

  回到住處的這一路,葉聖陶靠自己兩條腿走著回去。就見中國人聚居的升龍區寬闊的馬路邊上電燈都亮了,街道兩旁的門面房也亮起了電燈。這個升龍區的設計與中國國內類似,道路兩旁還有頗為寬闊的空地。許多南腔北調的中國人在店門口前的空地上擺開一張張桌子,坐在桌邊吃飯。

  河內市平均氣溫不低,在外面坐著還很涼爽。吃飯的不僅有中國人,還有不少法國人。有些店鋪前面還有一些娛樂用的低臺,穿著暴露的女子們搔首弄姿的在上面表演著頗具勾引性的舞蹈。

  葉聖陶覺得這就有些傷風敗俗了,但是臺下的人並沒有顯得特別放浪形骸,只是習以為常的吃著、喝著、談笑著、觀看著。在這墮落味道十足的城市中,卻好像又存在某種底線。

  穿過街道,葉聖陶還看到了巡警在街道上巡邏。為首的法國巡警並不顯得緊張,神色頗為淡定。從路邊熟識的法國人與中國人身邊經過的時候,偶爾還會打個招呼。跟在巡警後面的越南警察看到法國人或者中國人,都會點頭哈腰。在他們眼裡,中國人與法國人應該都是高越南本地人一頭的老爺。既然是老爺,自然都不能得罪,自然要笑臉相迎,小心伺候。

  大街兩邊那些小巷中十分昏暗,大街上的路燈是照不亮裡面。葉聖陶看到小巷裡面也有些人,影影綽綽的看不清楚。而且從那些人鬼鬼祟祟的模樣來看,葉聖陶覺得那些人只怕也沒幹什麼好事。

  回到住處,葉聖陶只覺得心中煩躁。國內的城市沒有河內這般放浪,小巷越來越少,基本都是街道,看上去十分令人放心。但是拋掉這些墮落,中國的現狀並不完全是葉聖陶理想中的中國。

  十幾年前,何銳還沒發動東北與日本的戰爭前,葉聖陶理想中的中國是擺脫了不平等條約,取消了所有租界,國家不受外國人欺負。這已經是他能想象的極限。十幾年後的當下,葉聖陶想到過的,中國都實現了。葉聖陶沒敢去想的,中國同樣實現了。就如方才的街上,中國人與法國坐在一起推杯換盞,完全平等交流的事情,葉聖陶頂多有點期待,但其實不敢想。

  按照道理來說,葉聖陶應該滿足了,但是偏偏葉聖陶感覺非常不滿足。按照何銳政府公佈的國家方向,要在1941年,讓中國成為工業化國家。讓所有中國人民都過上工業國的生活。身為公務人員,葉聖陶也在為這個目標努力。根據葉聖陶的觀察,中國的確正在快速工業化,單論工業化水平,與外國的差距越來越小。

  可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工業化生活卻不是葉聖陶所想,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不是葉聖陶所期待的。到處都有暴發戶,人民在壓力下戾氣很重。正如《共產黨宣言》裡面的描述,一切曾經神聖的東西,學者、專家,都變成了用錢可以僱傭的對象。一切曾經被認為是美德的東西,都在接受著質疑與考驗。

  葉聖陶曾經認為根本不用討論的美德,現在被很多人討論,甚至是遭到質疑與反對。就如《車伕》裡面描寫的那種道德行為,即便被認為是道德,但是很多人用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去分析,得出的結果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哪怕是比較理性的討論,得出的結果也令葉聖陶有些寒心。那些理性派提出了一個冷酷的問題,“維護社會正義的成本,由誰來承擔?以當下的社會發展水平,根本不可能實現一個真正公平公正的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