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28章 鄉村生活(八)

  如果何銳不去蘇聯,斯大林同志必然會懷疑中國對於中蘇友好的態度。畢竟,現階段蘇聯內部已經有人在懷疑中蘇關係的未來。質疑者的理由並不離譜,他們認為中國既然打破了外交障礙,自然會直接與歐洲聯絡。而繼續遭受世界列強封鎖的蘇聯對中國的價值會下降。

  何銳一旦出訪,必須先去蘇聯。正因為質疑者們會永遠存在,何銳就必須發出明確無誤信號。

  吳有平被說服了,“主席,出訪歐洲太過於重要,國務院要做什麼配合工作?”

  “此次歐洲之行必然會成果豐碩,我比較不能確定的是德國之行。因為我想從德國得到兩樣東西。第一,是中德在成人培訓方面的經驗。第二,我想邀請少數頂尖德國總工程師到中國參與一些工廠的設計。這都需要德國魏瑪政府的協助。”

  聽到職業培訓,吳有平當即想起了國內,便說道:“我能不能先把話題岔開一下?”

  何銳同情的看了看吳有平,眼神很快堅毅起來,“你不能岔開話題。因為國內的成人教育的基礎太低。推動工業化,農業時代的經濟模式比如那會被替代。所以不需要討論替代,而是討論如何更快的替代。至於引發的負面作用,就得靠政府來保證底線。失敗者可以失敗,卻不能餓死。成人再教育就是保底的一個重要手段。”

  吳有平認為自己聽到了解釋,還是針對他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的解釋。然而事情會不會真的向這個方向發展,吳有平還是沒信心。現階段,中國面對風險的普遍思路是‘避而不談’,彷彿提及風險本身就是一種罪行。

  首發&:塔>-讀小說

  想到這些,吳有平就非常不快,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就是向死而生。如果當年遇到的何銳沒能拯救中國,吳有平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如果不敢承認拯救中國本就是一個風險極大的決定,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只要面對挫折,就會自然而然的生出逃避的念頭。

  現在也一樣。如果認為工業化是一個溫情脈脈的過程,甚至是更過分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過程,工業化必然會遭到各種失敗。

  而何銳則繼續解釋道:“我們已經有了不少的工業積累,對我們自己掌握的工業實力有認知。尤其是我們對美國有過考察,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邀請德國高級專家參與中國工廠設計,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所以,我們得出錢。而且這筆錢的確有風險。除了錢財的損失之外,還得考慮到法國政府的不快。”

  吳有平心情不好,回答就有些隨意,“我們難道不能與法國進行這方面的合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