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499章 排華法案Vs排美法案(三)

“中國對英國限制中國投資的行為也深感遺憾!”莫里循針鋒相對的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這還真不是雙方在扯淡,中國鼓勵英國在中國投資製造業,卻限制英國資本在中國購買資產。英國不僅在東南亞對中國的大宗商品投資進行了限制,更是對中國投資印度進行實質性的防備。

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後,談判很快進入了僵局。英國國內利益集團早就將英國殖民地的利益瓜分掉了,不可能讓中國進入英國殖民地分杯羹。因為中國的經濟政策是提升產能,凡是有利於工業發展的領域,中國不介意外國前來投資,除此之外的領域,中國也不會允許英國在中國掌握優質資產。

談來談去,談不出什麼內容,雙方同意休會。商務部內會議上,根據頭一天的會談成果,商務部對英國這次跑這麼快的原因感到不解。

“難道英國只是為了和法國爭先?屎也得先吃上熱乎的?”有人不快的說道。

雖然話的確糙了些,可不少人的確懷疑英國的確是因此而來。英國佔著殖民地,還要來吃中國市場。中國則是佔著國內市場,同樣希望更有效的利用英國殖民地的資源。這種針尖對麥芒的立場的確很難調和。

莫里循也不太能確定英國的立場,“如果明天還談不出結果,我不會參加後天的會議。”

商務談判雖然不用像外交那樣,講究完全對等,但畢竟是談判,也不能真的差距太大。但中國實力還是弱,雖然可以拿出光腳不怕穿鞋的態度來和美國打貿易戰,然而真的要對等的與英國這樣的強國進行貿易談判,中國的劣勢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逆轉。莫里循親自帶隊談判,也是無奈之舉。

第二天果然如莫里循所預測的那樣,雙方完全沒有任何進展。第三天,莫里循就把談判工作交給商務部下的西歐司司長,開始了對等談判。

當天晚上,司長前來彙報談判進度的時候,表示英國方面明顯沒有足夠的誠意,在各種關鍵問題上絲毫不動搖。

第四天與第五天,也是差不多的局面。莫里循覺得英國方面或許是真的不考慮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對英國特使也不抱什麼期待。甚至接到了馬修特使在英國大使館開宴會的消息,莫里循也很認真的考慮,要麼就不去了。

但莫里循最終還是去了,因為法國駐華大使派人給莫里循打了個電話,表示他很希望能夠在見莫里循一面。

音樂聲中,會場內已經有人開始翩翩起舞,莫里循則端著酒杯,與法國駐華大使在露臺上邊喝邊聊,“部長先生,您還記得格里高利麼?”

“……你說的是那個格里高利麼?”莫里循能想起的格里高利只有兩個,其中一個現在是蘇聯的官員,應該與法國大使沒什麼特別聯繫。

法國駐華大使答道:“是的,他自從成功的與您做過大買賣之後,就對您讚不絕口。最近他到了中國,想見您一次。”

格里高利給莫里循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位大兄弟是個混不吝。十年前曾經拿了中國的錢後,為了討好法國一位部長,就用這筆錢買了昂貴的首飾送給部長夫人,才搭上了部長這條線。

門路雖然有,錢卻用光了。格里高利又跑回中國,向當時的東北政府再申請一筆錢。對於這樣厚顏無恥的傢伙,莫里循在厭惡之餘,卻有些意外的中意。因為莫里循本就是一位政治掮客,也是想方設法的拉關係,希望能夠有朝一日一飛沖天。所以莫里循把格里高利引薦給何銳,格里高利當時向何銳表示,他可以弄到一套法國的合成氨生產系統。才從東北政府拿到了錢。

回想過去,莫里循問道:“格里高利為什麼不親自來見我?”

法國大使嘆口氣,“他生了重病,快死了。”

“……真令人同情。”莫里循嘴上表達了善意,卻開始對法國駐華大使的想法感到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