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8章 四平開局(六)

    “那學生請教督軍,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吳同學既然看過政治學,可知國家為何相近的國家大不相同。反倒是相隔萬里的國家很有可能頗為類似?”

    “地緣政治學,是把國家作為地理的有機體或一個空間現象來認識的科學。並非是獨特的人創造出某個國家,而是限於其地理、環境、氣候,決定了一個國家各種發展可能。其重在拋去主觀,實事求是。”

    “正是如此。”何銳確定吳有平是真的讀過自己的書,“當今中國所處的世界,乃是地理大發現之後的世界,西方列強利用地理大發現這個歷史契機,率先走上了工業文明的道路,由此逐漸改變了社會經濟狀況,利用工業文明自身的高效率、高產出,利用貿易優勢,逐漸奪取了工農業產品定價權,盤剝世界其他落後區域。而我們中國,現在整體上依然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眼下當務之急,是進行社會體制進行改造,為全面工業化掃清障礙。”

    吳有平連連點頭,卻忍不住嘆息,“只是沒想到中國之命運如此煎熬。”

    “我輩有志青年看到中國的現狀,無不痛心疾首。都想改變中國之現狀。便是滿清,腐朽到那般地步,它也是奮力掙扎過的,只是沒能改變現狀而已。既然中國人人都不想走到今日,如此局面又在眼前。定然是有些被人極力維護的東西,導致了中國的現狀。”

    “正是如此啊!何督軍!”吳有平大喜,幾乎是喊道:“在下學習機械,雖然感覺追趕起來非常困難,但只要有時間鑽研,我們都能解決。然而列強日漸強盛,中國積貧積弱,想來這導致中國積貧積弱的緣由應當還有其他因素。”

    “國家營運,無外乎生產與分配。便以工業為例,製造出機械,需要投入成本。生產出機械,也得運行調試。這其中不僅不產出分毫,更要大量投入。便是在機械運行之時,也需要各種維護。所以,若要把一個農業國改造成工業國,國家在分配預算之時,應當對工業孵化給與長時間的投入,而這個投入,在一個週期之內是不能追求回報的。先發國家有幾百年時間發展,只要方向對了,慢慢積累,終有突破的一天;然而後發國家,無一不是先從農業收入中擠出資源,用於工業投入,利用關稅壁壘,呵護本國工業發展。待得工業水平提升,再逐漸放開市場,讓國內工業品與世界同類產品競爭。以確保本國工業不會失去活力與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