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越嶽 作品

第215章:我們愛土地、我們愛家鄉

    進入三月,插秧開始,學生放了八天的插秧假。

    每年雙搶時,還會特意放十天的農忙假。

    暑假這種不合理的假期,在這個時代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顏政解決了憲法核心的幾條,心情輕鬆愉悅,也就趁勢下去走訪了一番。

    他發現三月就是鬧哄哄的一個月份,因為這個月份不算趕,所以各家各戶的計劃,都有些雜多。

    不少人家都在秧田播種後,就榨了一部分的豆子,豆餅直接拿來肥田,這是這個年代最好的肥料。

    所以等到插秧的時候,還能聞見空氣中淡淡的油香味。

    等到插秧結束後,他們又會琢磨著,今年要養多少小雞、小鴨。

    明裔移民們,今年也是眼巴巴的守在供銷店,求的就是買一對豬仔。

    民間雖也有豬仔交易,但是養豬最早的都是原住民,這些原住民都不太想賣小豬。

    實在關不下了,他們往往也是拿著豬仔,去同其他原住民交換。

    在他們看來,這些明裔移民做生意時,很不爽快,他們要用稻穀換,偏偏明裔移民就會想著,能不能拿豆子來換。

    所以就導致了,原住民之間喜歡互相做生意。

    這種現象,顏政也沒有辦法,明裔移民養成了斤斤計較的習慣,同原住民略帶豪爽的作風有些不一樣。

    在混居的地帶,這種情況要好一些,那裡的明裔移民,能夠體諒原住民的豪爽,也不會想著去佔他們的便宜。

    因為佔了便宜被發現後,原住民鐵定不會再同他做任何生意,甚至惹得原住民生了氣,他們還會賭氣似的搬走。

    只能說還在磨合,但彼此間已經習慣了互相的存在。

    而且近兩年,由於周邊友好部落的對外掃蕩,使得原住民的成分也雜亂的很。

    光是臉上的圖騰,顏政就已經見過了好幾十種。

    這種情況,同樣促進了融合,畢竟原住民之間,也都習慣了看到不同部落的人存在。

    加上顏政不斷塑造的共同意識,使得這些人,慢慢的對現在的身份,產生了歸屬感。

    顏政走了一圈後,對目前的情況很是滿意,也構思了一些建國後的行政區域劃分。

    他覺得莫城只能算是一個縣,所以要劃分,只能從鄉開始劃,今後的移民也該呈點狀開始分佈。

    也就是沿著顏安河-北帶河公路,一個點一個點的分佈過去,達到以點成線,由

    線成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