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行之 作品

第40章 真假千金

    而且原主為了能在梁氏生產前後留在家裡照顧,當一個“良婿”,他就要事先做好安排。

    因此梁父去世的時候,他正在外地辦事。

    等他得到消息到達粱府時,梁父的頭七已經過了,他見到的已經是被換之後的孩子。

    梁父死後,梁家由梁淑英的繼母王氏及繼弟梁書文把持。

    梁淑英既然已經嫁人,且那個弟弟與她又不是一個娘生的,她和梁家便沒什麼聯繫。

    這也就意味著,原主的籌謀落了空。

    但畢竟這層關係對原主還是有利的——不管是結交人脈,還是掩藏身份,所以他也沒立即翻臉不認人。

    原主在盡到一個姑爺本分之後,就把梁淑英和女兒接了回去。

    之後,原主對梁淑英就沒有原來那般好了。

    不過,有了孩子之後,梁淑英的心神也被分去大半。加上她給原主安排通房丫頭,也被拒絕了,便以為原主在乎她,並沒有發現原主對她漸漸冷淡。

    那小姑娘被取名司安玥。

    大月國的月,再加上斜玉旁。

    在司安玥五歲的時候,原主就發現她並非自己和梁氏的親女,他甚至查清楚了孩子是如何被換的。

    但原主沒有去找親生女兒,更沒有告訴梁淑英,他只是把司安玥接到身邊,親自教育。

    如果說除了那所謂的“大業”,原主心中還對某個人心存那麼一點溫柔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他的親生女兒。

    只是原主的“溫柔”,與別的父親不同。

    原主在以為司安玥是他的親生女兒時,他是比較忽視那孩子的,因為他怕自己太過關注,慢慢地,就被親情俘虜,忘記了使命和國仇家恨。

    而當他得知養的女兒並非親生時,他甚至不會去找一下他的親生女兒在哪裡,不會看一眼她過得好不好,只當做沒有生過女兒。

    他狠不下心殺了自己的孩子,只能逼著自己忽視。

    至於司安玥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姑娘,原主就絲毫不在乎,完全把她當成棋子對待。

    原主對自己的洗腦也很成功,幾乎想不起他還有個親生女兒流落在外。

    梁淑英雖覺得原主對女兒太過嚴苛,但她也知道兩人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只以為原主對孩子寄予厚望,便沒有多加干涉。

    原本是相安無事的。

    直到四年前,梁父的十週年忌日,梁淑英回了越州,在梁家的一位故交家中見到了一個小丫鬟。

    或許是母女天性,又或許那小丫鬟長得太像原主,梁淑英對那小丫鬟多了幾分關注。

    梁淑英再一細問,得知那小丫鬟與司安玥的生日只差了一天,且她的母親曾經在粱府做工。

    這巧合,未免也太多了些。

    而相比之下,司安玥雖然長相漂亮,但沒有一絲像原主,和梁家人也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梁淑英就對兩個孩子的身世產生了懷疑。

    只是梁家已經沒落,十年前的僕人也不知道在哪裡,再加上原主把知情人都處理了,這小丫鬟口中的母親是個孤女,又已經去世,所以梁淑英一時也找不到什麼證據。

    不過,梁淑英那時應該已經對原主有所懷疑,才沒有第一時間把此事告知原主。

    自從原主把司安玥接到身邊,梁淑英已經很少和司安玥接觸,而原主也待她越發冷淡。

    原主沒有在物質上苛待梁淑英,只是當做家中沒有她這個人,除了忙外面的生意,就是在家教女兒。

    梁淑英以為原主移情別戀,可實在找不到蛛絲馬跡。其實就算找到了,她也是無可奈何,索性就不去多想。她經常一個人看書寫字,種花刺繡,還經常親自下廚,做些吃食送給司安玥。

    但梁淑英不知道,那些吃食是送去了,但從來沒有進到司安玥的肚子裡。

    原主甚至拿她來暗暗威脅司安玥。

    梁淑英和原主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所以她在遇見那個長相有六分像原主,笑起來有三分像她的小丫鬟時,找了藉口,在越州多停留了一段時間。

    那時他們已經定居於京城。

    原主當時壓根兒沒有跟著梁淑英去越州,也沒讓司安玥去,他只是在梁淑英身邊派了自己人跟著。

    這也就給了梁淑英調查的機會。

    等梁淑英回到京城時,帶著那個小丫鬟和一個看著年近半百的婦人。

    那婦人其實也就三十多歲,是當初和司安玥真正生母共過事。

    司安玥的生母姓秦名妙娘,曾經帶著孩子在粱府做奶媽。

    因為被王氏特許可以帶著孩子在粱府做事,秦妙娘還以為王氏是個大好人,卻不知她的苦幾乎是拜王氏母女所賜。

    那位婦人和秦妙娘一起做事三年多,一見到司安玥就脫口而出:“妙娘!”

    梁淑英當即把秦昭昭和司安玥推到原主身邊。

    秦昭昭,就是那個小丫鬟的名字。

    三個人面朝同一方向並排站著,真相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