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晏 作品

第441章 值得嗎?

    “但是我不會這樣做,如果我走了,這些與我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怎麼辦?我祖父窮其一生也要守護的土地與百姓怎麼辦?”

    “總有人要繼承的祖父的衣缽,而今五哥志不在此,傳義還小,唯有我更適合來做祖父的傳承人。”

    公孫先生默然良久,聲音有幾分虛幻縹緲:“難道,你不會覺得不值嗎?難道,你從不覺得你祖父愚忠麼?”

    愚忠?

    白明微默默地咀嚼這兩個字,沒有立即回答公孫先生的話。

    她沉默片刻,遙遙看向京城的方向。

    橫在她眼前的,是一扇厚重的窗戶。

    可她好像能透過一切遮擋,越過千山萬水,看到發生在遙遠京城的過去。

    那是萬家燈火寂滅的深夜,祖父伏在案桌上,高高堆積的公文將他佝僂的身影遮住。

    燭光輕輕跳動,在地上投下一道瘦削的影子。

    因為南方水災,祖父沒日沒夜地思考賑災對策,等到一紙紙賑災政令發佈下去後,祖父早已瘦得脫相。

    一身官袍穿在身上,晃晃蕩蕩的。

    緊接著,她又看到,祖父帶著父叔兄長跪在祠堂,宣佈他們棄筆從戎的規定。

    白家男丁十一人,除了尚在年幼的小傳義,無一例外要戎馬疆場。

    畫面一轉,她又看到祖父躺在偏殿生死不知,額上裹著厚重的紗布,鮮血滲出來,沾了他乾淨的衣衫。

    愚忠?

    不,不是。

    不是的!

    因為她記得那次水患,祖父應對及時且策略得當,受災的人無一逃荒,所有的人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她也記得,陰山一戰後,元貞帝大罵白家兒郎是孬種,可她看到的卻是,如果父兄沒有率軍出征,邊境五城必定哀鴻遍野。

    她更記得,他們一家正陽門前請徵,全城百姓跪幫求,他們一行扶棺出征,滿城百姓跪地相送。

    難道這是祖父的愚忠換來的麼?

    祖父是她所知曉的,唯一一個並不需要沽名釣譽,也不特意經營名聲,卻受萬人敬仰的人。

    世人提一聲老丞相,誰不

    露出敬佩的神色,便是打家劫舍的匪寇、窮兇惡極的罪徒,在聽到祖父的名號時,都會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