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二五零章 不能讓驢歇傻了

縣城裡舊橋和修到一半的新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李文軍讓譚打雷帶著檢測工具把所有房屋和橋樑的基礎都探了一下傷。

結果顯示“文軍新城”的所有建築物、構築物都經受住了考驗,包括圍牆、水渠、便橋和大橋。

楊守拙這個時候才有空給李文軍打電話:“多謝你的衝鋒舟,真是及時雨,雪中炭,比之前軍隊配的皮划艇快多了。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從番禺的市橋一路開船去沙灣。軍區說過一陣子來找你再定幾艘。”

雖然總覺得李文軍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可是確實是幫了大忙,救了很多人。

所以也只能認了。

李文軍問:“地鐵還好吧。”

楊守拙:“還好,提前備了抽水機,不停的抽,總算是頂過去了。清理一下,過兩個月地鐵就要試運行了。你的列車呢。”

李文軍:“列車試運行好了。等著運到隧道里去試運行。”

這一次洪災,粵省和湘省的省市電視臺持續半個月時間都在反覆播放抗洪搶險的畫面,也被國家級電視臺播放多次,所以印著“文軍實業”的衝鋒舟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那個衝鋒舟在洪水中劈風斬浪運送被困的群眾和病人,運送救援物資的畫面深入身心。

無論是遠在蘇城的孔洛羽和孔樂凡,還是穗城的楊思遠和楊季常都指著電視上跟自己爸爸說:“李叔叔的船。”

然後孔予禎和楊守拙都不約而同在心裡罵了一句:可惡,被他裝到了。

這混蛋這麼大方,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

其他省份城市,只要是歷史上發過洪災的或者建在河邊的,都跑來跟“文軍實業”訂購衝鋒舟。

畢竟老天爺的事情,誰能講的明白。

今年不發洪水,說不定明年就“歡迎來看海”。

李文軍對於這種訂單同意用最優惠價格,但是一個要求:現錢交易,不賒賬。誰來都一樣。

有些省份氣不過,回去要求本省的廠子自己研發,然後發現不行。

看著簡單的東西,其實技術要求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