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二四三章 任誰都得向李文軍服軟

飛機廠廠長不出聲了。

其實就連遠在蓉城的他都聽說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想入駐“文軍新城”,因為李文軍能提供對外出口和技術交流的平臺和窗口,還能提供各種配套,背後還有大學和研究院的支持。

更別說隱形的支持了,比如幾大家和港城的支持,還有不斷加入的各種神秘富豪。

想想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人有這種優勢。

李文軍對一直沉默的江強軍說:“江強軍同志,我們打算去米字國參加航空展,你要不要一起去。”

江強軍皺眉:“參觀嗎?上一屆我去過。”

李文軍說:“不是參觀,是參展,我們的產品送去參展,爭取拿訂單回來。”

江強軍問:“這個機型?”

李文軍說:“不是,這個是軍用的,不拿出去。我打算這一次只帶小型民用直升機和無人機去參展。”

江強軍好一會兒才說:“行啊。”

中國的飛機去參加國際競爭,他們也曾做過這種夢,但是沒想到李文軍這麼快就能實現。

廠長就羨慕嫉妒恨了:這就是民營企業的好處。

如果是蓉城飛機廠的產品要是想拿出去展覽,手續多到叫人瘋,還未必辦得下來。

李文軍看了廠長一眼,又說:“如果我們在國內也搞個航空展,那國內很多廠都能參展。”

其實就算是無人機,國內也不只他一家在做。

他一向不阻止同行的競爭。

有競爭才有活力,才能進步。

關鍵他能參展的東西太多了,除了客機,還有座椅,航空塑料,玻璃鋼,各種複合材料,通訊器材等等,都弄到國外去參展也不現實。

廠長立刻附和:“誒,這個不錯。”

其實他們現在研發直升機,不也是想軍用轉民用嗎?

畢竟民用市場的蛋糕遠比軍用要大,技術要求還沒有那麼高。

不參加航空展,接觸客戶,怎麼知道自己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需要往哪些方面改進發展。

套用那句老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江強軍和陸漢先不出聲。

這個事情是很好,不過涉及的方面很多,他們不能貿然答應,要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