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零六六章 變態的要求


  李文軍想了想說:“國家飛行器的研究,我作為民營企業理應支持。不過我也要考慮我的收益性。畢竟我要對六千多個員工和研究人員負責。”

  江強軍一聽李文軍這裡有六千多員工,心中一凜。

  講實話,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國家直屬單位,下面單位配合他們,為他們提供技術,都是理所當然的。

  李文軍這麼一說,他才意識到李文軍的貢獻不僅僅是技術。

  六千多職工,就意味著六千個家庭,兩三萬個人的生計。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李文軍這麼小心和錙銖必較,也是情有可原的。

  李文軍又說:“我還要對茶縣株市乃至湘省的稅收負責。”

  如果說前面那句話是動之以情,這句話就是曉之以理了。

  告訴江強軍,自己身後也是有人支持的。

  江強軍沉吟了好一會,才點頭:“理解,所以李文軍同志想要怎麼合作。”

  江強軍跟“北方集團”那些人不同。他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發展技術。雖然作風硬朗,但是為人正直。

  所以跟他講這些,是有用的。

  李文軍:“第一,雖然現在有了個材料研究所的撥款,可是遠遠不夠。我希望國家能對我的芯片和數控機床這些研究都加以扶持。”

  說白了,就是你們不能只享受成果,不投入。

  江強軍:“這個可以,如果你們是我們的委託研究單位,投入也是應該的。”

  李文軍:“第二,我造好了發動機以後,不會直接用於戰鬥機,而是會從造小型民用飛機開始。畢竟飛機不僅僅是一個發動機,還有無數組件和細節。”

  江強軍:“這個,我強烈支持。不過建議如果你以後的民用飛機要出售,在發動機技術上要有所保留,不能把尖端技術全部用上。”

  雖然覺得李文軍短時間內壓根就不可能造出飛機來,但是還是要提前提醒他。

  李文軍:“這個我知道,請放心。民用機只是我們磨合產品質量的一個手段。一邊研究,一邊產生效益,才能走得長遠。還有第三點,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在附近修機場,我希望得到您的支持。”